蓉平:守护工匠精神 让发展更有质感
质感与打磨从来都是一场因果。为了有质感,我们于是需要更加精益求精的打磨。
匠人最善打磨,只是一直守在作品的背后。从捻针刺绣,到锻铁筑城,技术纵然迭代,技艺无法取代。正因如此,在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前,有一大批用双手捍卫技艺、捍卫品质的成都匠人们,从背后被请到了台前。
日前,成都市委市政府评选命名了504名“成都工匠”,并在4月中旬向社会公示。依照此前成都市出台的《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这504人不仅获得了“成都工匠”的荣誉头衔,还将被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在相应条件下享受一系列专项待遇。
这当然不仅仅是一次对楷模的嘉奖。其中更折射着关乎新时代发展的智慧与逻辑。于社会,工匠是楷模;于国家,工匠是栋梁;于城市,工匠更是先锋。
如今,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减速换挡”之际,追逐“快”、“量”、“速”已不再是发展的最高准则,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快”的同时,还要更耐心一点,专心一点,精心一点。换句话说,发展,要透出质感。而质感,离不开工匠精神。
其实,关于对“工匠”的释义,历来都透着一股情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并带着执念与传承。因而“工匠精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更成为一股新风锐气与精神力量。
事实上,早在2016年,“工匠精神”就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彼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可以洞见的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已不单是对一个群体的推崇,更是时代所需,是发展所趋。
那么也就不难理解“成都工匠”之于成都发展的意义。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今年2月,成都在召开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推进大会上也提出,要用“成都改革、成都试验、成都创造”助力迈进“世界城市”。
这座城市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面对国际舞台的竞争,切实需要千千万万的“成都工匠”,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事实上,成都工业行业门类齐全,但尚缺乏有强大影响力的领军企业。追求极致精确和品质的“工匠精神”,也正是成都工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由“量”到“质”飞跃的关键所在。
其实这座以“考究”“品质”著称的城市,骨子里流淌的精神气质中,历来不缺“匠人文化”。蜀国赫赫有名的“大国工匠”蒲元擅造兵器,木牛流马鬼斧神工,就是他的杰作。蜀绣工艺传承千年,技法考究,闻名于世,靠的也是能工巧匠的一双手。
时至今日,成都仍不乏追求技法极致的匠人们。被称为“军工绣娘”的潘玉华,能在一块一元硬币大小的电子板上,焊接1144根细小的铅柱。这一手绝活为卫星的研发提供了有力保障。飞机铆钉装钳工刘时勇,则成为大国航空的“铸剑人”。他的工作是让成千上万的飞机部件通过螺丝钉穿过制作的孔径铆接在一起,而铆接中的孔径精度误差要被控制在0.02毫米之内。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任何时期,流水线的机械作业,并不能取代工匠们的双手。无论是产品、产业,乃至整座城市的发展,质感的提升,需要捍卫工匠精神。而捍卫工匠精神,就需要给工匠群体以认可、激励,让他们走到台前,收获获得感,让尊重工匠成为社会共识。
回过来看这次“成都工匠”的评选。几个关键词始终贯穿其中:不拘一格、提高待遇、产业导向。
首先是候选人不受年龄、学历、资历和身份的限制,也就是“四不限”,包括农民工在内,一样可以参选。这些“成都工匠”,有的是各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也有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这不仅反映了成都当下对工匠人才的渴求,实际上也是在激励所有的一线工人们,人人都要勤学苦专,人人都可成为“成都工匠”。
从待遇上来说,两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还是次要,“成都工匠”们将纳入成都市人才工作体系,享受成都市一系列人才优惠待遇和专项待遇,包括医疗、租房优惠和资金奖补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成都工匠”的命名,这意味着被国家需要、为社会尊重。
另一方面,成都提出用五年时间,培育评选成都市级工匠3000名、区(市)县级工匠7000人,遍布成都现代产业体系的各个领域。这是旨在打造一支具备“工匠精神”、引领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给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由此,这场“成都工匠”的评选所折射出的城市发展逻辑已经显而易见——大力培养和造就“成都工匠”,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工匠人才支撑体系;同时也要构筑培育工匠精神的社会土壤,让各行各业坚守品质生产,让城市的发展更有质感。
稍加回顾可以看到,这一逻辑,成都并非只用这场“成都工匠”的评选来诠释。去年,成都就已出台了《关于实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计划的意见》,对“成都工匠”的培育提出了系统的规划与目标。更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还将潘玉华获得中国质量奖的内容,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从这一系列的行动中,能够看到成都的力度与决心。这是对“工匠精神”的守卫,也是对发展品质的捍卫。
当然,守卫工匠精神,离不开对质量和技术“从99%到99.99%”的执着,离不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离不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这同时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坚守,用聚沙成塔的力量,一锤一锤凿出品质,并薪火永续,让品质传承。
编辑:张静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