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评论:“场景”供给是释放新经济动能的基石

来源:看度新闻 2020年04月02日 11:42

历经三年,成都“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的品牌效应凸显。独角兽企业从0到6,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增至520亿元,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

疫情发生以来,成都新经济企业逆势而进,留下了许多“成都造”的故事——成都医云科技上线新冠肺炎7×24h在线问诊服务;成都无糖信息开发的“新型肺炎确诊患者相同行程查询工具”,七天有超过6000万次查询;四川迈克生物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可实现2小时内96份样本的快速检测;“鲜小厨”通过社区微型前置仓,整合了上游供应链,为居民开通社区生鲜直通车……

新经济释放的强劲动能,让城市从重启、复苏再到“快进”,更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动力源泉。

3月的最后一天,成都顺势而为,以“场景营城产品赋能,新经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题,开启了“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宣布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和1000个新产品。

历经三年“磨剑”创新,成都新经济拥有了很好的积累,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成都的经济仍然保持了足够的韧性,以灵活性、创新性的特质展现出了强大潜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窗口”

成都新经济能脱颖而出,得益于深刻认识到场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全新逻辑,是新经济落地的重要载体。但这并非一日之功。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就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加快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2017年,成都开启了新经济元年,提出让政策从“给优惠”到“给机会”转变,从“政府配菜”到“企业点菜”。这是成都发展新经济思维逻辑重大转变的一步。

此后,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应用场景理论,成立全国首个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一直以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为目标,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曾在“新经济新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新经济一定会取代一些旧经济,那旧经济被取代出来的人,怎么样让他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然后再来进行二次的收入分配,这些都是政府需要做的。成都率先来做这方面的探索,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纵览全国,成都推动新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场景”供给。“7大应用场景+N个延伸场景”的开放体系,是新经济在成都由概念走向现实的基石。林毅夫认为,成都提出的场景理论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如果7个场景都变成全国领先的集群,足够让成都变成引领全国发展的城市。

成都以“供场景、给机会”为主线,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城市的发展战略、公共资源与企业的市场机遇对接融合,强化新经济企业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应用推广,释放发展机会。仅2019年,成都就发布了4批次“城市机会清单”共1500余条供需信息;2020年疫情期间又专门发布两次《成都新经济企业疫情防控能力清单》……

一个个新经济场景的营造,正是成都独有的包容性的体现。目前,中国市场依然处在一个大时代,主题还是增长。新冠疫情只是涛涛江河的一个回旋,成都以城做场景,以城谋事,这无疑给有志于逆势进击的企业提供更多城市新机会,为万千市民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体验

文字:张强

版面编辑:冯天赐

责任编辑:雷启枝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