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评论丨“双城”携手跑出“加速度”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1月05日 16:4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仙李白的一首千古绝句从古至今吟者无数,在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展现了成渝地区历史同脉、文化同源、地理同域之缘。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思路的提出,使得成都和重庆这两个本来缘分就不浅的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由此,也开启了成渝两地共唱“双城记”的黄金时代,一年来,“双城”在交通、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的建设推进中,携手跑出了“加速度”。

血脉同源:古来巴蜀一家

成都、重庆同属四川盆地,所谓“古来巴蜀是一家”,自从汉代以来,成都、重庆长期同属一个一级行政单元,而成都、重庆同属四川省的格局,也整整延续了七百多年的时间。在当代著名戏剧家魏明伦看来,如果说四川是母亲,那么成都重庆就她的两个出类拔萃的孩子。近乎同源的文化底蕴,相互贴近的地理位置,类似而又亲切的乡音互诉,无一不传达着这两座城市的渊源与羁绊。

在巴蜀文化的大范畴里,成渝两地可谓是“一树同根”,三国文化、三国遗址在重庆很多地方都有,而蜀汉文化在成渝两地均得到了相互认可。“湖广填四川”以后,两地的移民文化基因,更是把成渝两地人民的血脉联系等更为紧密,也造就了成渝两地人包容、开放、耿直的性格。

战略同频:携手先破后立

改革开放后,受内陆区位影响,成渝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于东部沿海省份。2008年后,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驱动下,成渝经济后发提速明显,占全国经济比重逐渐提升,但长期以来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至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了“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目标,这既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已呼之欲出。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对成渝而言并非易事,一边是得岷江之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一边是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之便、商贾云集的壮美山城。成渝双城间该怎样发挥各自得天独厚的优势,把握住这一难得的时机,开创一个黄金时代?先“破界”,再“画圈”。

为打破三千年城市格局,成都开始加速东进跨越龙泉山,逐步由“两山夹一城”的逼仄转变为“一山连两翼”的开阔;几乎同时,重庆也颇具默契地开始向西推进,明确“主城都市区21个区”。从9到21,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区勾勒而出,打破了原来狭隘的发展格局,带动重庆向西发展,与成都相向而行。至此,面对困扰成渝两地多年的“中部塌陷”问题,这对CP联手交出了一份“先破后立”的新答卷。

生活同城:双城生活常态

国家战略不只是宏大的叙事,更是百姓可感可知的细节。2021年1月3日,距离中央作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恰好一年,这一年来,成渝两地的人们都逐渐感受到了两座城市间,“同频共振”后所带来的福祉和希望,更感受到了这两座城市在各领域发展上所展现出的“加速度”:

在交通通信上,两地实现公交地铁一卡通;

在户口迁移上,两地实现两地户口迁移“只跑一次”;

在就业社保方面,两地将推进人才跨区域流动、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社会保险协同认证和社保卡共享应用;

在教育文化方面,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将居住证作为入学主要依据,保障随迁子女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在实施医疗卫生便捷行动方面,双方将携手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在实施住房保障便捷行动方面,将推进房地产信息开放共享、强化城镇常住人口公租房保障、推进公积金互认互贷......

在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引领下,过去一年,成渝地区在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方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在教育、户籍、文旅、医疗等民生项目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年,川渝两地95个事项实现“川渝通办”,不仅超额完成国家任务,还新增了32个川渝特色“跨省通办”事项,并把5个国家要求2021年底实现“跨省通办”的事项实现时间提前了一年。

一年来,成渝“一家亲”正在成渝地区形成共识,“双城”携手跑出的“加速度”也让两地人民的改革获得感大幅增强。展望未来,成渝两地蝶变的“加速度”仍在进行,这两座富有烟火气的城市,在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正书写新的传奇。

版面编辑:冯天赐

责任编辑:何静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