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评论 | “37度”,一座城市独特的“体感”温暖!
4月13日,成都锦江区红星路二段附近,一老人摔倒在人行道一侧。递卫生纸、拨打急救电话、和老人维持沟通......路过市民看到后,纷纷停下脚步,伸出援手。十分钟不到,救护车便赶到救助现场,在众人努力下,老人被成功抬上救护车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仲春时节,天气阴晴不定,温差高低在变。但人来人往的成都街头,却始终流转着人们最熟悉、最舒适、最温暖,也最令人心安的人心体温——37度。
熙来攘往、川流不息,在繁华的红星路二段的一处绿化栏旁,驻足着数十名满脸急色、言语间却又无比耐心的成都人民。他们围着摔倒在地的老人。
有人忙着递上纸巾、有人操心着老人的精神状态,并不断与其保持着谈话,也有人在拨打完救护车之后,立在道路一旁,焦急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希望老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一时间,所有出行在外的人,都将焦点和关注落在了老人身上。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像对待自家老人一样对待其他老人,像对待自家孩童一样对待其他孩童。这是和谐、有爱社会运行的底色,更是一座城市发展自身、传递温暖的向善选择。
老人倒了扶不扶、救不救的问题,一度是整个社会的热议话题。因为“扶”和“救”两个简单动作之余,常常伴随一些利益或者经济的考量。所以,扶不扶、救不救成了具体场景中,需要衡量的选择。
后来,随着各种科技手段的普及,如密布于街头的电子监控和人们手中越来越方便记录的手机,一直在推动着“老人摔倒扶不扶、救不救”问题的解决。另外一个同样影响深远的原因,还在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和道德认知的提升以及文化发展对人的影响。
方圆一万八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下四千五百年的文明史,塑造了成都人乐于助人、好善乐施的品性和生生不息的“与人为善”的天府文化。以至于每一个平平无奇的街头,都不乏这样的暖人事件。
从地铁上“逆行”29站,只为护送盲人抵达的大学生情侣,到只手托起老人背篓的年轻民警、意欲伸手帮扶拍照老人的普通女孩,到斑马线上护送行动不便老人过马路的普通外卖小哥,以及暴雨中为执勤民警送上热奶茶的普通市民,无不展现了成都人民乐于助人、温暖善良的品性。
善良是一种本性,善意是一种选择。小小一个动作,短短几分钟停留,却带动起整座城市的暖流,温暖了整个春天,而这一切又反过来滋养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
以至于,在广大网友和市民之间,同样存在这样一种默契:有一种温暖叫成都!文字:朱书婉
版面编辑:朱书婉
责任编辑: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