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评论 | 道阻且长 别再让青少年的“心灵摆渡人”缺位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5月13日 15:50

今天,成都49中小林同学(化名)坠楼一事公布了全面、客观的调查结果,谩骂逐渐平息,理性逐渐回归,剩下的只有伤痛。而最令人揪心的,是看着监控中小林(化名)独自在校内徘徊许久,面对死亡时,他一定踌躇了,但却没有一双手拉住他、拥抱他。他走了,如此地孤独。

死亡很沉重,但比死亡更沉重的,是一些问题的答案。事发后,警方通过调查孩子手机聊天记录才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此前家长和学校都没发现孩子的异常。换句话说,家长和老师,都没有真正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

教他们成功的方法 不如给予他们战胜失败的力量

事实是,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正经受精神情绪问题的困扰,然而这对于许多家长、学校而言尚属认知盲区。都说父母爱子,必为之计深远,但在许多家长心中,为孩子提供尽可能优越的物质条件与教育环境,助他日后有所为便是最长远的考虑了。家长们深陷教育焦虑,一心望子成龙,却忽视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未成年人最亲密的人是父母,也最需要父母给予其足够的关爱,爱是战胜恐惧与挫折的宝藏,比起教孩子成功的方法,不如让他拥有不惧失败的力量。当父母与孩子的联结足够亲密,很多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学习努力的技巧往往很容易 拥有积极的动力却很难

有一句老师们常说的话:“学校不是交朋友、搞业余爱好的地方,而是学习的地方。”

这是传统教育理念的狭隘之处。学校是孩子们的“模拟社会”,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社会人,不是学习机器!发掘兴趣、学习社交、建立关系更是孩子们需要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的素养。未成年人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他们的世界很单纯,但亦有喜怒哀乐,会经历挫折,除了埋头于课本试卷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孩子们也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同学的友谊,从而形成与社会互动的积极方式。

享受自由发声的权利 亦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从此次全网应对这一悲剧的方式就可以看出,如今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从林妈妈在微博发出了第一篇求助开始,一场情绪的漩涡席卷全网,老师被攻击,调查组顶着巨大的压力与谩骂追查真相,同校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受到巨大影响,孩子们称“放学看到校门口的人群就害怕”……这不是伸张正义,更像是一场悲情狂欢,阴谋、谣言让一场单纯的悲剧变味。

网民们一味施压让调查组公开监控,对于画面是否适宜未成年人观看、是否会对更多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对死者亲友造成二次伤害、是否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环境与师生们的心理健康……种种问题,情绪裹挟下网友们早已抛之脑后,更遑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关爱。

父母、师长如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如何当好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心灵“摆渡人”,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

生命的漫漫长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也许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既陪伴孩子享受成功,更陪伴孩子面对失败。陪伴,是相信孩子,是看见孩子,是走进孩子,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文字:叶升芃

责任编辑:雷启枝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