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评论丨哀牢山下 谁该哀鸣
自11月14日哀牢山四名野外调查人员失联警报发出,到22日最后一名失联人员被发现开始转运。哀牢山失联野调人员搜救行动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网络关注热度已经降低,但这次遇难事故的调查远还不能结束。
一次常规的森林资源调查任务、一支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专业队伍、一群有从军经历年富力强的野外专业人员,一片周边有众多村落散布被当地村民涉足探索过的山林,为什么这一次的相遇会发生不测?
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两周,调查结果还未得出,关于出现危险的原因,或许能从各种报道的信息中拼凑出一些碎片。
虽然这是一次常规的野外调查,正常情况当天可返回,但四人为何只在超市购买了简单的食物,而不携带和准备足够专业的野外调查物资上山?
山高坡陡林密再加上阴雨无信号的艰难环境给搜救队的救援带来了巨大障碍,面对同样复杂的山林环境,野调队为什么没有提前研究当地天气信息和特点,更不带当地向导就只身硬闯密林?
野外遭遇降雨,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失温现象,当调查小组遭遇这一情况时,为何没有及时使用手中的设备求救,是设备不足,求救无援,还是过于轻敌,危机意识不够,忽略了对紧急情况的防备和预警?
四位工作人员虽然都是调查中心的工作人员,但超过半数人来自人事、党办、后勤等部门,并非专业调查人员,野外工作经验尚且不足,如何敢轻易上山?
……
种种的迹象,似乎可以看到一次偶然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如此工作条件和态度,是一次鲜有的不幸遭遇,还是全国众多野调队的工作日常呢?
哀牢山四名野调人员遇难事故的发生,表面看可能是小组前期的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大意疏忽;还应该看到相关单位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不够;更应该反思是相关行业的整体工作状态。
最终调查结果还未公布,最终的原因我们还无法定论,但无论如何,哀牢山上的哀鸣已经给野外地质调查的专业与安全敲响了警钟!
此次调查队中的一名年轻队员,曾在朋友圈里发过自己穿着迷彩服在野外飞驰的照片,还有玉溪的云海,配上“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的文字,那是如此的诗意与浪漫。在一般人看来,穿梭在山川大河间的野外调查工作是“理想浪漫”的,但每一份浪漫的工作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危险;每一份理想事业的实现,既要配备专业人才和对技术的认识,也要有对事业和安全的敬畏之心。而这份认识和敬畏,个人要有,团队要有,一个行业更要有!
版面编辑:陈轻语
责任编辑: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