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成都确立2019年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亦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取决于营商环境的竞争力。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今年的全球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中,我国较去年大幅提升32位,位列全球第46位。作为正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一直是成都的重点工作。近几年来,成都在营商环境打造上全面发力,做出多项有益探索,取得多项成果。世界城市排名上升29位跃升至Beta+级、“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排名大幅上升、环球总评榜授予“2018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奖……2018年,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丰硕成果。
近几年来,成都在营商环境打造上全面发力,做出多项有益探索,取得多项成果 周建蓉 摄
取得成绩的同时,成都也正视差距,提出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的针对性对策。对标国际,成都正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努力打造中西部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都正“知不足而后进”,以开放倒逼改革,培育城市战略竞争能力。2019年,成都确定工作的主题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我市还将加快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拿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和市场化营商环境的成都行动和成都方案。
尊商重企实至名归
获评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太方便了!”在成都创业的吴先生最近从温江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拿到了成都颁发的首例“先证后核”食品经营许可证,从提交申请材料到领取许可证前后不到1个小时;在银行就能办理营业执照,成都首张“政银合作”银行办照1月14日正式发出,让创业者可在银行一次办妥工商登记注册的全部手续;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减免税收达899.5亿元,惠及纳税人逾39万户次,办理出口退税71.4亿元……
获得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纳税、开办企业、获得信贷……这些都是世界银行每年对全球经济体进行评估的指标。近年来,成都参照世界银行国际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体系,针对市场准入、政务效率、监管执法、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宜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丰沃土壤。
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丰沃土壤 周建蓉 摄
去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随后,全省、全市先后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对创造更好营商环境“自我加压”,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升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高度进行强调和部署。
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提出,坚持把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拿出真金白银的干货实货,全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要素市场、对标国际先进的营商环境、尊商重企的社会环境,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要素支持、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保障、为企业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2019年1月,“2018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奖花落成都。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主任张琪说,“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指标体系主要分为舆情监测、客观数据两部分。前者包括传播度和媒体关注度,后者包括关键词搜索占比、GDP增长率、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及增长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等。依照上述各指标,进行百分制标准化调整后参考数值大小,并赋予相应权重,经过科学计算得出各城市所获分值从而进行排名。成都获此奖项在张琪看来,实属实至名归。
成果丰硕正视差距
成都全面发力打造营商环境
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进驻的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外来的企业才会想进来创业兴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涌流。世界银行一份专项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
虽然获得了“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奖,上榜“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排名前十,成都在营商环境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深刻反思在营商环境打造上,对标国际先进城市的差距和不足。分析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普华永道等机构近年来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虽然在指标体系上各有侧重,但总体上看营商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市场投资环境、政务服务环境、科研创新环境、人才要素环境、法治保障环境五个方面。
成都全面发力打造营商环境 周建蓉 摄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成都在这五个方面的差距进行了解析。比如在市场投资便利度方面,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科研创新环境方面,工业水价、电价、气价、职工工资成本等商务成本指标在同类城市中排名不高;人才要素集聚方面,人才投入规模与人力资源需求落差大……正视这些差距,市委全会提出了直指营商环境国际化“短板”的对策——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综合施策降低企业融资、物流、用能等运营成本;提高要素匹配效率,既降低成本提高便利性保障传统要素,又降低门槛提高可得性保障新兴要素;构建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着力提高企业的政策获得感;构建有效的法治保障,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建立公平公正稳定的经营环境。
事实上,在这五个方面的营商环境打造上,成都已经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果。
在市场投资环境打造上,全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备案管理权限下放落地区域。“中国—欧洲中心”暨“一带一路”交往中心建成运营。出台了《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实施方案》,中国首个诺贝尔金融科技实验室——成都诺贝尔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落户。更新完善了“一带一路”项目库,指导行业协会做实“走出去”企业服务联盟,支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合作。2018年,成都引领带动全市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建和筹建项目150个,涉及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在政务服务环境优化上,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97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式、一站式、一号式办理,85%审批事项“仅跑一次”,9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项目开工前手续办理时限由200天压缩至60天。推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十六条工作举措。
在科研创新环境培育上,截至2018年底探索形成了2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加快培育高新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领军企业,设立10亿元市级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专项资金。目前,成都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8.8%,各类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5万余家。
在人才要素环境营造上,成都人才新政“十二条”,率先推出大学生凭本科毕业证入户制度,为企业高管和高素质人才量身定做绿卡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以城市人口知识结构和劳动者技能结构的持续提升,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才新政实施以来,已有超过20万青年大学生落户成都。
在法治保障环境构筑上,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向市场监管、人社等实时推送。启动编制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清单,开展政府部门信用信息查询、信息定制等信息支撑工作,建立健全涉企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开放使用。获批设立四川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新设四川自贸试验区仲裁中心等,成立成都知识产权审判法庭,发布了《成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在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开展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社会共治模式试点,探索构建多方参与治理体系。
站高谋远科学定位
以更高水平开放赢得全球投资者
格力成都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1月在新津县举行。格力电器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说,当天的仪式标志着格力电器将开启在成都的一系列项目投资。“我觉得一个企业投资不仅看重地方的环境,更在于政府的态度。在成都,我们看到政府公正、热情地扶持企业。”董明珠表示,“洗衣机是格力在成都建立的第一个项目,接下来格力的智能装备、模具也将陆陆续续进入成都。”
与格力一样进入成都的还有众多投资企业和企业家。京东方第二条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业成科技大中华区总部、赛诺菲中国中西部运营与创新中心、出光电子材料(中国)制造基地等一系列重大项目2018年落户成都。截至目前,落户成都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85家。其中,境外企业198家。2018年,成都持续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26.9亿美元(商务部口径统计),增长44.1%;外商投资实际到位76.3亿美元,增长17.5%。
以更高水平开放赢得全球投资者 周建蓉 摄
开放已经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签。成都也认识到,要将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宏伟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就必须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更加彻底地改革开放,切入点就是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城市营商环境的竞争,城市发展好不好关键是看哪座城市的改革开放做得最好,哪座城市的营商环境打造得最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近日在环球总评榜颁奖典礼现场说。
进入2019年,成都站在全市发展全局高度,在客观分析当前形势后,将全年工作的主题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出把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作为成都宣示以更高水平开放走向世界的号召力,作为赢得全球投资者的生命力。同时,提出了“四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千方百计提高要素匹配效率,千方百计构建精准政策体系,千方百计构筑有效法治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系列成都行动已然拉开大幕。(记者 温珙竹)
编辑:何佳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