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村拿下全国首个生菜“金字”招牌 乡村振兴成都绘出新画卷

来源:成都日报 2019年02月12日 07:15

栩栩如生的猪年主题灯雕、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流光溢彩的璀璨夜景……这个春节,郫都区战旗村的年味格外浓郁,首届大地艺术节、千人坝坝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至,连同周边的村社也跟着热闹起来。但家住几公里外的兴旺村村民李业松却早早开始为来年做盘算,大清早就围着田坎走了几圈,细细查看拖拉机刚翻过的菜田土质。大春备耕已经开始,农场50多亩地的生菜选育是关键,“拿下了全国生菜类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要擦亮金字招牌。”

“去年的产量和收成不错,1亩田全年就能带来3万元的收入!”为了保证生菜品质优良,李业松与村中农户联合成立了合作社,坚持绿色种植,保留下卖相好、品质优的生菜,每天进村来拉货的车也是一辆接一辆。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从拖拉机翻地的火热场面到一棵棵菜苗的精心选育,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和方向,成都新一年农业生产大幕从春耕开启。在希望的田野上,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夯基蓄势,广袤的成都平原处处掀起撸起袖子推动乡村振兴的实干热潮,成都正奋力绘制业兴村美新画卷。

战旗村5年内集体经济收入将超千万

改革再上新台阶蓄力乡村振兴新动能

摆出八仙桌,端上“九大碗”,腊月廿七,战旗村广场上照例摆上了欢乐祥和的坝坝宴。可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喜迎新春,村上还迎来了一件大事——作为全市第一家,战旗村拿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标志着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于有了自己的、合法统一的“身份证”,获得了应有的市场主体地位,这也是这个闻名全国的农村改革“试验田”里长出的新成果。“太好了!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发展了!”改革再上新台阶,村支书高德敏信心百倍,“5年内,我们的集体经济收入将超千万!”

改革破冰见证历史性开端。2015年9月7日,随着拍卖师一锤定音,战旗村一宗面积为13.447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为四川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竞拍成功“第一槌”。这既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搭建起了土地改革从产权确认到实现价值的平台,也标志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平等入市的通道被打通。

改革的基因从不断续。在龙泉驿区茶店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古驿十二景”回龙湾景区,约33万平方米的景区内,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完成森林绿道、绿化造景,景区内观景区、驿站、儿童游园、生态水景、滨水栈道、三级绿道等设施一应俱全。

项目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在国家进一步规范融资行为的背景下,为解决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难题,按照1275平方公里“城市绿心”与“城市会客厅”的建设要求,由成都农发投公司牵头组建龙泉山森投公司,全力保障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稳步推进。

龙泉山森投公司在采用市县联动的方式获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基础上,创新“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确保了245公里旅游环线建设项目如期开工,这种模式对成都市同类重大项目具有带头示范作用。龙泉山森投公司现已通过各种方式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融资超100亿元。

有了资金保障,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约7.5亿元。总投资118.9亿元的245公里旅游环线已全面开工,去年开工建成40公里。到2022年末,将累计撬动50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入,以景观大道和生态带为核心的森林生态、基础设施、游憩服务、体育健身、森林康养等相关项目落地实施,形成“环龙泉山”乡村休闲旅游带,打造全国首个城市中央大型生态休闲公园,助推城市空间结构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战略转型。

成都市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让美丽的新农村成为新景点

早春的阳光格外灿烂,彭州市葛仙山绿道上,花团锦簇,空气清新。三三两两的市民在这里或行走或骑车,路边山林青翠,村中青瓦白墙,清澈的河水在路旁环绕,浓密的绿荫上有鸟儿欢叫。

一路景色迷人,一路欢声笑语。一个户外休闲俱乐部在这里组织了亲子徒步活动,自2018年以来会员增加了一倍多。“以前只能去公园或是城市近郊,现在有了绿道,全家一起踏青郊游的机会也增加了很多!绿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些乡野是每个城市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会员张女士的脸上淌着汗,却透出健康和自信。

而就在这条绿道上,农户们的生活也变了。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小院,家家屋内干净整洁,户户门外花团锦簇。一垄垄整齐的菜地,生机盎然的阳光温室,野趣十足的书屋民宿……而以绿道为中心,带动了周边林盘的住户一起对环境进行整治,米酒的醇香又弥漫开来,农户的小院又亮堂起来,大家一起打造着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林盘空间,共同营造了返璞归真的氛围与良善、勤勉、朴实的生活方式。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让美丽的新农村成为新景点,是成都市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碎石铺就的乡间绿道曲径通幽,路旁花草丛生;木结构的栈桥回旋延伸,下面水波荡漾;错落有致的廊桥古香古色,掩映在密林深处,河水静静淌过,行走在初春的桤木河湿地公园,仿佛一幅动态的山水画。

眼前这个由桤木河、老河槽、低洼地、鱼塘、丰富的原始植被支撑的总面积约1万亩的桤木河湿地公园,在原有的基础上规划水系、水网、水域,形成“湿地”资源和文化氛围。

在驱车不到半小时的城郊,修建一新的江家艺苑也在这个新春与纷至沓来踏青赏春的游客初次见面。绿意盎然的绿道体系,成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与大美乡村间的纽带。总体规划建设1693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网络体系,成为承载青山绿水的天然绿肺。作为天府绿道中区域绿道“一轴”的核心,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锦江绿道北起都江堰紫坪铺,南至双流黄龙溪古镇,规划全长240公里。和锦江绿道一样,正在建设的锦城绿道除了绿地本身的生态保障功能外,还涉及100平方公里生态景观农业区。将通过绿道串产业、串景区、串林盘、串社区,营造多功能叠加的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承担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等多种功能。

起伏的茶山勾勒出一道道美丽弧线

农业产业新延伸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显示屏上滚动着各个区域的实时影像,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种苗生长情况的数据一目了然;全自动播种流水线代替了600个工人的工作效率,用电脑控制整个播种流程;行走式喷灌机取代了人工作业,让浇水、施肥更加均匀……行走在占地250亩的温江惠美花境,这个现代化、智能化工厂式育苗大棚,颠覆了人们对花田的印象。

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草本花卉育苗中心,也是成都市民争相“打卡”的好去处,在这里不仅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儿,还能感受田园休闲、乡村野趣,体验各种文创产品。

按照“农业+”的思路,温江区大力发展“农业+文创”“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新产业,不仅着力推进百花亮采、大嘉汇生态养生园项目场景展示区建设,促进萝蔓湾鱼凫部落、隐庐花涧等精品农养、农旅项目的全面开工,推动桐岸·水云居等8个精品民宿提档升级,依托现有花木园林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园5个以上,还深挖川西平原农耕文化,开展“开秧门”农耕文化节、金秋桂花节、盆景节、玫瑰节等各种农事文化体验节会活动,高水平举办国际马拉松、国际自行车等体育品牌赛事,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品质。

温江区只是我市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沿着生态绿道一路前行,这样的体验在成都随处可见。

走进“中国最美茶乡”,连绵起伏的茶山,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沿着蒲江县成佳茶乡绿道彩色的沥青路面一路骑行,清风徐来,沁人心脾。采下青翠的芽尖儿,褪去青涩的水气,煮一壶清水,冲泡刚出的新茶,已成为不少远道而来的市民首选。不仅是茶叶生产基地,绿道也串联起了成佳茶乡的吃喝玩乐。沿线分布了4个市民游学体验基地,可采茶、制茶、学习茶艺,也可以开展农事体验、自然科普教育。在绿道茶园、马尾松林盘间,点状铺筑了11.5公里的石板健身步道,游客进入性、体验性更强。(记者 李萌 陈泳 摄影 胡大田 张全能 张青青)

编辑:王堃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