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比肩国际一流 成都底气何在?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中,成都位居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6位;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提到,成都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从2017年的第13位变为第6位;在普华永道等《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中,成都位居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第4位……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参与全球合作的核心竞争力。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这是市委继提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建设目标后拿出的“路线图”,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再提速。
放眼全国,将节后首个重要行动不约而同地锁定“营商环境”的不止成都。上海、广东、西安等地,同样将目光聚焦在了“营商环境”上:这一天,上海召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并将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计划”,标志着上海优化营商环境“2.0版”来了;广东省提出,将研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深圳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坚持以营商环境改革为重点,狠抓改革攻坚;西安市春节过后首个工作日举行大会,其中“营商环境”提升年是重点……
谁抓住了营商环境,谁就能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杜尚科 摄
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已成为这些城市最突出的发展优势。可以说,谁抓住了营商环境,谁就能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成都底气何在?又将如何干?
走出西部龙头城市和全川首位城市“舒适区”和“参照系”
2017年,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中仅列78位。到了2018年,中国排名从78位大幅提升至46位,首次进入世界前50位。
这是根据一个经济体在11个衡量领域的表现,对其商业环境的效率和质量进行打分,并利用营商环境便利度分数对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排名。排名有助于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认识到改革的紧迫性。
作为参评样本城市之一,上海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2017年12月,上海出台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全市行动方案。此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全城的重中之重。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全城的重中之重。乔建文 摄
“坚持全面对标,不断追赶超越”——去年上海助推我国在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位由78位跃升至46位。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前面还有做得更好的。这让上海充分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上海将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力争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深圳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营商环境改革,仍是深圳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深圳提出,将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动态完善改革举措,持续推进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税费缴纳、市场监管、社会信用、跨境贸易等领域改革。
对标伦敦、东京、新加坡等世界城市和上海、深圳等国内先发城市的经验,在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上屡屡被提及。主动对标、深入分析先发地区成功经验,将为成都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
为此,成都提出,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抓手,全力冲刺进入全球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前列,努力走出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具有新时代特点、彰显成都特色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之路。
同时,聚焦关键环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地向“盆地意识”“西部思维”“固有旧习”说不,主动走出西部龙头城市和全川首位城市的“舒适区”和“参照系”,持之以恒强弱项、补短板、促发展,推动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努力在若干领域与世界最高水平比肩看齐。
敞开城市大门,补齐营商环境短板弱项
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指出,在2017/2018年度,四分之一的经济体以营商环境为衡量标准,通过减少与公司注册相关的程序、时间或成本,使开办企业变得更容易。开办企业的过程,也是报告衡量营商环境的重点参数之一。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广东提出将全面落实“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民营经济十条”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世界500强企业、过千亿企业“直通车”制度,为企业在粤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
聚焦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上海出台了40多部改革文件,开发了20多个跨部门的信息系统。而在日前的会议上,上海拿出优化营商环境2.0版方案,这被认为是2018年上海营商环境改革年的再推进。
其中,上海把“一网通办”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优化再造,实现政府部门公共数据100%归集、按需100%共享,加快电子证照归集和应用,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一体化;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出更多“减证便民”举措,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等等。
继2018年深圳发布“不见面审批”、全城通办事项各300项,推出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等45项“秒批”服务之后,2019年,深圳将全面推进网上审批,实现审批和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新推广“秒批”服务和“不见面审批”事项各200项。全面推广统一政务服务APP,努力实现95%以上个人事项和60%以上法人事项移动办理。
市场准入是企业进入城市的第一步,企业进不来一切无从谈起。去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成都作为这一重大制度创新的试点城市,将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各类投资者特别是海外投资者敞开城市大门。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出台营商环境“1+10”文件的“大礼包”,涉及资源市场准入、服务效率、要素配置、市场监管、权益保护等涉企事项的方方面面。成都期望用政策的创新突破,推动营商环境再进一步。
目标所指,成都提出到2019年底,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明显改善,所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提高至95%以上,办理时限压缩30%以上,部分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的先进水平;到2020年底,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力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努力建设与城市经济规模国际排名相称的营商环境,各领域营商环境指标全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十强,加快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
破解痛点难点堵点,“投资中国、看好成都”成新共识
投资中国、看好成都。张盛 摄
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认为,政府承担着为企业家和中小企业创造优良商业环境的艰巨任务。因此,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将瞄准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避免对企业自主经营的不当干扰,才能不断缩小与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差距,使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迸发。
“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让企业和群众评价,看他们是点赞还是吐槽。”上海提出,将把“店小二”服务品牌落到实际行动中,全市各级党政公务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眼睛亮、反应快、手脚勤,热心热情、贴心周到,主动想企业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不需要政府的时候,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时候,政府就在身边。”说起深圳的营商环境,企业这样评价,之所以选择在深圳创新创业,也正是因为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
对新一线城市成都而言,发展成绩算得上突出——世界500强有285家落地成都,位列西部第一。但在2月11日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上,成都直面问题:为什么很多世界500强不把中国的总部、主要的生产基地、先进的科学研发基地放在成都?为什么成都没有产生在全国,更不用说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家?根本原因还在于,营商条件还不具备承载世界500强区域布局重点布局的环境和基础。
为此,成都开出“药方”:着力破解企业反映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让“投资西部、首选成都”的共识逐渐升级为“投资中国、看好成都”的共识;要坚持“同心同向、共建共享”,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做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建设者”;培育“遵守法律即安全,按章就能办成事”和“办事不用求人,办成事不用找人”的营商文化和社会共识。
同时,将实现服务最好,秉承服务企业“三到精神”,每年组织对政府部门服务水平进行社会评价,坚决查处效能不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确保“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外地人本地人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外资一个样”。
春节后开工第一天,不论东部沿海,还是内陆城市,都剑指营商环境,或许并不是巧合,而是意味着中国城市正在发力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也正在宣示以更高水平开放走向世界。(记者 杨彩华)
编辑:何佳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