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娃儿”陈彼得:感谢我的父老乡亲

来源: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2019年02月15日 22:45

2月14日。

正月初十。

距离央视播出快闪刚刚过去一周时间。

这是央视播出快闪活动《我和我的祖国》成都篇后,陈彼得第一次在镜头前露面。在自己名字前加一个“成都娃儿”,老爷子说,自己太喜欢这个称呼了:“亲切、接地气,年纪再大都是成都的娃娃,这个称呼没得错!”

大年初三,《朝闻天下》首播时,陈彼得是在家守着电视收看的。“那一刻,眼泪忍不住地流,不由自由又握紧了拳头。”

上午11:56分,陈彼得发微博写下了一句话: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

那一天,老人两次落泪。第一次,是看央视首播时,第二次,是看网友们给他的留言。




“成都的娃娃们给我说,爷爷,常回家看看,新年快乐,欢迎回家,看到这些留言,我好感动。”

对于全网3亿多的播放量,陈彼得并不知道。

2月7号更新微博之后,陈彼得再没看过手机,他说,自己的微博也时常更新,但都是关于生活所见:比如晨跑,比如不经意抬头看到的一只俏立枝头的喜鹊,或者自己偶尔参加活动时的一个背影……快闪播出后,海内外媒体都在找他做专访,基本都被他推掉了。

“到了我这个年纪,真的不需要包装宣传了。推掉各种采访是最好的,我不想我的能量被消耗在这些上面。我每天除了跑步,就是在家创作,还嫌时间不够用。”

陈彼得一如既往的谦逊。

陈彼得说,自己随身携带的东西,几十年如一日,就是三样:吉他,笔、还有纸。最近十几年,一直在做一件事:为中国古典诗词歌赋配曲,于是,继欧阳修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曲目之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孟郊的《游子吟》也陆续推出。

“杜甫的诗词我为什么一直没有碰,因为他是诗圣,我生怕自己做出的东西,不能让他满意。但是,这次回成都,在草堂客厅触摸到诗圣雕像那一刻,我就激动得掉泪了。我知道我有灵感了。那种突然有了力量的感觉,很神奇。”

1月参加快闪活动间隙陈彼得在杜甫草堂

“去了杜甫草堂之后,创作的源泉如都江堰的水滚滚而来。”太太巴度这样形容过年期间的陈彼得。这段时间,包括《春夜喜雨》、《成都府》在内的五首根据杜甫诗词改编的曲目,陈彼得已基本创作完成。

“回成都时,我弹唱给你们听。”陈彼得与我们约定。

2月13日陈彼得在北京家中

我想对每一位成都人说一声“谢谢!”

而说到这次与自己朝夕相处了十余天的成都快闪团队,陈彼得用了四个字来评价:从善如流。他说,每一次与团队的沟通,都非常畅快、有效。

“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谢谢你们为这次快闪活动所付出的辛苦与努力,谢谢你们对我的关照。”

编辑:王迎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