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商环境注入绿色动力 让生态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曾用这样的诗句描绘自己眼中的成都。无论是“锦水东流绕锦城”的秀美,又或是“水绿天青不起尘”的清新,自古以来,成都的美丽似乎从不缺少生态环境的点缀。
绿道 乔建文 摄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的“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重大要求,对于成都而言,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这一重大建设正是着眼于满足人们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而提出的。
一年来,成都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城市规划修编、公园城市建设、社区发展治理、乡村振兴推进等重要工作部署的逻辑起点,遵循“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要求,推动实现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一年来,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永续发展新空间,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形成共享发展新格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加深得民心、深入人心。
一年来,成都坚持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制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污染防治“十大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公园城市的作战图,下大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守护成都宜居宜业的比较优势。
一年来,成都坚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下深水,啃硬骨头,主动求变,研究解决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深层次矛盾、潜在性风险,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示成都在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干”担当和“中心”气场,推动高效能治理体系建设。
坚定坚决实施源头防治 强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白天,周杰是坐在办公室编写代码的程序员;晚上,则是奔跑在天府绿道上的跑步爱好者。两年前他加入咕咚成都城南雨神跑团,渐渐爱上了跑步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尝试挑战了多场马拉松比赛,足迹遍布成都、宜宾等川内多个城市,里程数超过1500公里。
天府绿道俨然成为演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案例。以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线,成都更加深入地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调整经济模式上求突破、在改进能源结构上促变革,让生态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天府绿道 饶民 摄
规划引领,成都以千年之变的城市格局开启第一步。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空间布局,及时跟进编制“东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科学划分“三区三线”,明确到2020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不低于78%,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建设世界最长的绿道体系和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累计建成2607公里并亮相达沃斯论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6.5万亩,着力构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产业先行,成都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三线一单”为准绳,系统推进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2018年成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至增长13%,新经济活力居全国第3位,流量经济指数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同时,着力打造“1113”环保产业新格局,建成一个环保馆,每年举办一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保产业展览会,成立一个环保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制造业、服务业、技术研发等三个基地,力争到2020年总产值过1000亿元。
能源优化,成都积极践行应对气候变化地方行动。探索建立碳配额、碳普惠和减排量多层次碳市场体系,成功加入中国达峰先锋城市联盟,入选首批“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单位GDP能耗、水耗、污染物输出不断降低,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稳步提高,2018年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58.78%,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25公里,公交出行分担率提升至47%,骑行车减排量居全球12个样板城市第3位,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4.7万辆,西南地区首个加氢站投运,城区交通拥堵指数在全国堵城排名中连续两年下降到20名以外。
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营商环境的热潮,而今年也是成都确立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
成都如何用绿色创造竞争力、吸引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这就要当好“店小二”“急郎中”。
成都市天府立交白天 单诗涵 摄
“跟生态环境部门的领导同在一张小方桌上,面对面谈困难、提意见,这种形式的活动我还是第一次参加。”3月相关部门举行的2019年度首场“一对一”服务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四川众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军一语道出了参会企业负责人的心声。
这种“一对一”服务民营企业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由相关部门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与市内60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一对一”对话交流,针对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既“开门纳谏”又“开方抓药”。
除了建立民营企业“一对一”常态化对话交流制度,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成都还深化环保“放管服”改革,创新环评“承诺制”和网上审批,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压缩在7个工作日以内,实现审批要件、环节、时间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四个减半”;扎实推进排污许可改革,累计对钢铁、水泥等21个行业发放了排污许可证,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治标治本改善环境质量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微风和煦,草长莺飞。家住百花大桥附近的市民孙襄沿着锦江南河段漫步,看着波光粼粼的清澈河面,悠闲惬意,“治理后,家附近再也看不到黑臭水沟了,现在我们与碧水清流做邻居,很安逸。”
锦江河畔钓鱼人 马晓 摄
“很安逸”的南河正是成都“治水十条”发挥成效的一个有力证明。现在,水润天府的大美画卷正逐步展现在市民眼前。
一年间,成都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栗战书委员长来川检查重要指示、生态环境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进视频会议和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启动会议精神,强力推进重拳治水,保卫蓉城碧水。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强化顶层设计抓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锦江水生态治理的举措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全市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突出三源齐控、三水共治,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市域地表水断面Ⅰ—Ⅲ类占比75.5%、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国控锦江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从V类提升到IV类,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2019年1-4月全市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8.1%。不久之前,生态环境部通报一季度清白江、沱江等5条河流水质改善幅度领先全国。
与此同时,“治霾十条”让城市的美丽越发凸显。成都已接连收获雪山惊喜。一幅幅坐城观山的照片频频刷爆朋友圈,照片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山峰,甚至“蜀山之王”贡嘎山都清晰可见。”
雪山美景 图据微博网友@在成都遥望雪山
“今年我在成都,不时能‘邂逅’贡嘎山的美景,想着居然在千年后高楼林立的今天还能看见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胜景,心里非常兴奋。”这是摄影师丘寒的亲身体会。保卫锦城蓝天带来的蓝天福利也是千万成都人正在切身感受的。
全市深入实施“大气十条”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通过推进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霾这六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优良天数达251天、同比增加16天,优良天数率70.3%、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6天,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0%、8.9%,提前24天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2019年1-4月,优良天数93天,PM10、PM2.5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4.9%、14.1%,重污染天同比减少3天,首次结束了自2013年以来每年1—4月有重污染天的历史,蓝天白云、“窗含西岭”胜景频频刷爆朋友圈,荣获全球首批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成功举办汽车/船舶尾气排放控制国际研讨会和全国首届臭氧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
蓝天映照 汤杰武 摄
碧水、蓝天也要与净土为伴,为此,成都强力推进科学治土,深入实施“治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详查3267个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启动实施3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45个固危废处置项目,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2%、1.5%,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为不断巩固治理成效,成都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落实“清单制+责任制”,完成“百日攻坚”行动,强化统筹调度、督导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坚决杜绝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覆盖强化检查区(市)县执行情况,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污染排放较小且通过短时间整改能达到环保标准的相关行业企业、设施场所,坚决避免“一刀切”关停。另一方面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2018年全年立案查处2472件,处罚1.38亿元。
这些成效的背后是成都一天一天搏出来的努力,而其中不乏典型。继蒲江县后,温江、金堂2个区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成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对标36大项创建指标全面补短板、提质量,提早做好创建报告起草、资料台账建档、示范亮点打造等工作,力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率先创建成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提供“成都实践”。
聚焦聚力能力体系建设 全面推动高效能治理
“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一年间,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
天府绿道规划展示中心 李豫龙 摄
全面深化改革,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高效——
全市积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机构改革、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整合划入发改、国土、水务、农业4个部门6项职责,组建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打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强化生态环境的统一监管;坚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的管环保、管生产的管环保、管行业的管环保”要求,明确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分工,突出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原则,优化完善考核细则,进一步将区(市)县、市级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权重提高。
整合数据应用,生态环境治理手段更加多样——
按照“现状、科研、决策、执行、评估”五步闭环思路,成都建设集信息技术、策略研究和指挥调度功能于一体的“成都数智环境系统”,以“多兵种”作战的态势,构建更加精准、科学、协同的环境治理体系,真正做到全社会的参与。在今年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成都“数智环境引领环境治理转型”研究及建设成果应用,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全国6个优秀城市案例。
强化科技支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更加有力——
成都加强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立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与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借此有力推动在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动态清单、模型预算、点源化率、节点化率等方面的科研及成果转化。争取国家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中心、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尽快在成都建设分中心,借智借力提升综合科研水平,更好服务决策。
建设成都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接入监测、气象、重点企业、交通流量、机动车基础数据,整合工商、税务、电力、执法等部门数据,形成27万余户固定污染源企业基础名单,标注于“污染源电子地图”上,并深度挖掘数据与环境质量、环境经济政策的关联性、规律性、因果性,实现生态环境数据可视化表达和价值叠加。
此外,成都以科技治霾为抓手,成都自主研发空气质量模拟及预报系统,建立成都市数智环境大气系统,7日空气质量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常态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警。
除了常规监测,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控监测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运渣车、重型柴油车、工程车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氮氧化物排放占成都中心城区总量的7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成都划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并于去年7月在全国首创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制度,建设了“成都市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监管平台”,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备案登记,实行环保标志“身份证”管理,做到一车一码,取得环保标志的工程机械必须“扫码”录入信息后方可进场作业。目前,已累计发放“身份证”2.8万余台,仅4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备案登记机械数量全国城市领先。
过去的一年,成都努力把生态环境保护贯穿到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保卫了锦城蓝天、蓉城碧水、天府净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今天的生态环境,正经历成长的风雨,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成都还将深学细悟“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理念,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注入绿色动力,让生态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
编辑:陈轻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