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青白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打造蓉欧品牌

来源:看度新闻 2019年06月13日 16:58

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后统一为“中欧班列(成都)”)从成都青白江始发,架起我国西部乃至沿海地区通往欧洲的陆上货运国际大通道,从根本上打破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赖海运港口的历史,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六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目标,坚持不断创新、稳步发展,推进自贸区改革,着力打造“创新蓉欧、智慧蓉欧、金融蓉欧、贸易蓉欧、产业蓉欧”的“蓉欧品牌”,借力中欧班列(成都)走出一条发展之路、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创新蓉欧—改革不止,成果丰硕

2017年4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获批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全国唯一依托铁路港而设立的自贸区片区。

自挂牌以来,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深入推进《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多项改革试验任务和重点改革任务,已累计形成改革成果案例62项。其中海关、铁路联合首创推出的“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入选国务院第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国际铁路联运“一单制”金融结算融资规则试点被纳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铁路牵头创新推出的宽轨段“三并二”集并运输模式,通过“三列并两列”有效地节省宽轨段的运输成本,全程物流成本下降5%-10%。另有路地合作、邮政通讯地址作为企业注册登记地址等多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不仅如此,中欧班列(成都)在6年前就全国首创面向所有企业创新开展了订舱服务,为企业和市场提供稳定的贸易通道,方便企业有计划地安排生产运营,降低企业生产和物流成本,缩短供应链周期,提升周转时效,使之成为连接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之间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创新一直贯穿于中欧班列(成都)的整个发展历程。

智慧蓉欧—快捷高效,安全可靠

一辆辆集装箱载运卡车行至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号卡口稍作停留,十余秒后卡口自动抬杆放行。该卡口刚刚完成的海关监管场所卡口放行的硬件智能升级和信息联网改造。这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智能信息化应用为场站和作业效率带来了大幅度的提升,压缩了通关时效。

在场站运营方面,港区在建设智慧化信息平台上,持续深化改革,整合优化各方面的硬件和软件。目前已实现场站信息化设备全覆盖,配合相应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电子卡口设备,成都国际铁路港全年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正同步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企业整体通关及物流分拨运输效率已较前期提升75%。

 

在班列运行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整合优化,信息化、科技化软硬件应用,让物流和贸易实现智能化。中欧班列(成都)回程在阿拉山口换装的时候,通过“预约通关,集中办理”、“对卸对装,同时进行”,大幅度提升了班列换轨和通行效率。以前,中欧班列(成都)从阿拉山口,最终到达成都国际铁路港需要300个小时完成整个过程;经过优化整合之后,现在的通关到达时间缩短为109小时,实现了通关时效275%的提升。与此同时,中欧班列(成都)在运行过程中,全称配备有在途信息跟踪系统,精确、及时地采集运行列车的位置信息、车次和到发信息,实现班列全程自动追踪、调度和管理。

金融蓉欧—破解瓶颈,提质增效

国际贸易中,国际结算一直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成都国际铁路港坚持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物流为载体,控制全程货物,推广人民币作为多种运输方式多边贸易国家中的跨境贸易结算币种。截至目前为止,已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近1000万元。积极地推动了人民币结算国际化,推广人民币在多边贸易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币的影响力。

作为全国首个推出“多式联运一单制”的内陆港口,中欧班列(成都)创新和构建金融产品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除“多式联运一单制”,成都港投集团针对供应链金融已推出“上车付”等金融产品。而“上车付”通过提供跨境人民币信用证、保税保函等途径,可以实现先收货再付款,不仅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为需要贸易融资的客户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金融方案。此外,成都国际铁路港还推出“关税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等产品,实现先通关后缴税,为需要贸易融资的客户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金融方案,让企业实现资本最优化配置。

贸易蓉欧—助力引擎,促进发展

近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围绕在途、口岸操作全环节运行控制和推进口岸提效降费,紧抓中欧班列(成都)提质增效,让身处内陆的中欧班列(成都)为海外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新通道。为促进贸易发展,成都国际铁路港把物流、贸易、加工制造等一些分散的活动,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各种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佳整合,为企业进行贸易相关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今年1-4月成都国际铁路港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0。6亿元,同比增长267.9%。

 

依托中欧班列(成都)的优势,成都国际铁路港搭建起了区域木材交易平台,并创新推出运贸一体化运输模式。截至2019年5月底,成都国际铁路港共完成俄罗斯木材回程班列400余列,货量达71万立方米。预计到今年底,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的年木材交易额有望突破40亿元。同时,汽车、红酒、肉类等方面的国际贸易也在常态化稳定运营,其中通过从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口的红酒量占全省进口总量的65%。

产业蓉欧—以港聚产,以港促产

中欧班列(成都)不仅改变了国际物流运输格局,还促进了产能转移和产业升级。立足铁路物流和临港口岸优势,围绕建设“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发展定位,青白江坚持“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港三城多个特色镇”。

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保税加工等产业,引进中外运集团、盒马鲜生等总投资550亿元84个物流商贸重大项目入驻,综保区28万平方米多功能标准化厂房和智能加工仓储加快建设,自贸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建成投用法国、意大利、以色列等6个国家商品馆。2018年进出港货值达770亿元。欧洲产业城围绕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主导产业,突出适铁适欧、“两头在外”特色,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支持华鼎国联一期建成、投产达产并开工二期项目,实施已签约引进的天马、巨石、正创、玖龙等总投资267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9个,全面完成欧洲产业城5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智慧产业城在支撑发展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同时,重点打造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核心功能,全面完成总投资126亿元、7300亩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启动川化、攀成钢上下游69家企业的转型调迁工作,总投资52亿元万达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以通道带贸易、以贸易聚产业,中欧班列(成都)的“磁场效应”日益明显,所在的青白江区连续十年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连续七年位列“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首次进入“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伴随着通道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正深刻的影响着这个生机蓬勃的内陆城市,同时也孕育出有自身特色的“蓉欧”品牌。(图片均来自于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看度记者:张建勋

编辑:唐蕾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