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集结 温暖小屋 走进奶奶的厨房
城乡社区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根基,社区治理带来的不仅仅是市民的改变,还有城市品质的提升。生活在能够提供安居乐业生活的城市,是每个人的梦想,这也正在吸引着更多人来到成都,在武侯区社区治理委员会的指引下,到黉门街社区看一看。
上午十点,在黉门街社区小税巷5号院,好生热闹!放眼望去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有的在下棋,有的正在切萝卜干。黉门街社区的居民们对他们一定太熟悉不过了,没错,这就是社区名声极好的奶奶的厨房,由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助老助残助到家”公益服务自组织。
奶奶的厨房的灵魂人物,就是这位刘道笠奶奶了,今年已经71岁,她以德为邻,多年来,已经是小税巷里无人不知的热心肠,大家都亲切的喊他四孃。社区内哪家有空巢老人,哪家有残疾人,哪家有留守儿童,她都了如指掌,无论谁家有困难,她都会想办法给予帮助。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个温暖小屋,奶奶的厨房也成为分享快乐,集结爱心的根据地。
3年多的时间,奶奶的厨房的名号是越来越响,这离不开社区的大力支持,在2017年10月,武侯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立,积极的培育和发展社会企业,填补社区服务的空白,并成立了成都市首家服务居民的社区公司,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奶奶的厨房就是其主推的社区营造项目。
如今奶奶的厨房已经成为黉门街社区的一张特色名片,它的助人行为感染着社区其他人,给年轻人做榜样,为社区提供了养老新思路。其实,积极的培育和发展社会企业,仅仅是武侯区社治委工作中的一项而已。在创新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的这条路上,武侯区社治委一直在砥砺前行。
城市的核心是人,面对1604万常住人口,超2000万实际管理人口,成都如何提升城市宜居度?在成都市4351个社区里下功夫一定不能少,2017年8月成都市社治委成立以后,将原本分散在40多个部门的职能统一,牵头制定和推动“五大行动”三年实施计划,2018年,实施老旧院落整治项目327个,整治背街小巷1918条,特色街区打造项目112个,大街小巷,社区形态更加优美。城市的变好,从社区的变化开始。
看度记者:程彦峰
编辑:何佳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