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世界大运会的会旗,成都更无愧“第四城”了
7月14日,下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城市、成都市市长罗强(右)从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奥列格·马迪钦接过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会旗。新华社发 程婷婷 摄
当地时间7月14日,地中海著名的风景胜地,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迎来了一群“稀罕”客人——大熊猫、中国歌手和川剧角色。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接旗仪式在这里举行。成都作为第31届大运会的东道主,用中国话语,正式向世界发出邀请。
举办过夏季大运会的中国城市共有3个,分别是北京、深圳和台北。从北到南,再从南到西,大运会至此进入“成都时间”,成都迎来了“提速时间”,也意味着中国更广袤的腹地走向世界舞台。
一座城市的优势和底气
“太阳出来咯喂,喜洋洋哟——”伴随悠扬的歌声,成都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接旗仪式中的展演活动拉开了帷幕。不一会,热力四射的熊猫运动舞、冲击力十足的武术表演、融合川剧“变脸”的戏曲舞蹈开始轮番上演。
这是一个怎样的舞台?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世界各国对这一赛事非常重视,往往挑选最优秀的运动员参与角逐。由于历届大运会打破了十几项世界纪录,所以它又被称为“小奥运会”。
表演之前,成都市对表演方案数易其稿,不断优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在大运会舞台上展示自身的文化与热情。
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艺表演中,李宇春用一首《蜀绣》,唱出了成都文化的厚重。成都本土奥运冠军冯喆演唱的《成都》,又体现出文艺与闲适,表达了成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特质。成都以大熊猫这一友好的国际形象作为代言符号,也收获了现场观众的掌声。作为2021年大运会的东道主,成都在接旗仪式上携文化盛宴款款而来,向世界宾朋盛情展示。
文化软实力,是成都承办大运会的优势。而这座“悠闲之都”越来越浓厚的体育气息,则为它承办大运会提供了底气。
前不久,抖音发布了成都的“热力指数”——在成都城市印象中,“体育”的关注度首次超过了火锅。据成都日报统计,2018年3月—12月,成都一共举办了27项国际体育大赛。近段时间,“迎接世警会,拥抱世大会”的标语在成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浓厚的赛前氛围,让市民对国际体育赛事的落地更加期待。
此前,有人认为成都举办大运会的消息来得突然。但实际上,无论是城市形象、文化底蕴还是民众支持度,成都都做好了准备。一场体育盛宴的背后,是成都和体育这对“CP”沉淀多年的厚积薄发。
大运会能为成都带来什么?
成都在闭幕式上的展演活动名为“成都时间”,寓意很明显——闭幕式后,大运会正式进入“成都时间”。一场世界级综合运动会对城市的改变,也从这个时候悄然开始了。
7月5日,凤凰山体育中心塔吊林立,穿橙色背心的工人们正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距工程竣工还有605天的提示牌,高高悬挂在工地上方。
按照大运会赛事要求,目前大运会成都筹委会已经制定了51个场馆的配置方案。凤凰山体育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将承担大运会除田径、游泳外的其他比赛。整个体育中心包括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专业足球场和配套商业设施。
而作为大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举办地的东安湖体育中心也在建设之中。建成后,该体育中心将承办全国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并成为国内一流文艺演出、健身培训的体育产业基地,打造以大众参与为目的的“城市文体综合体”新地标。
可以看出,新建的场馆不再只注重国际体育大赛的功能要求,也强调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这一系列工程不仅是大运会的配套工程,还将推动形成新的城市功能空间。
以广州为例,广州亚运会的赛事场馆多达70个,辐射广州10个区、两个县级市和佛山、东莞、汕尾3个分赛区城市。因广州亚运会而崛起的天河商圈、珠江新城商圈和琶洲商圈的新中轴线商圈,至今仍然展示着充沛的产业活力。
除了丰富市场供给,大型综合运动会还有提升消费需求的作用。
北京举办奥运会的2008年,就产生了这样一组数据:体育文化等第三产业占据了当年北京GDP67%以上的份额,增值高达4000亿元左右。赛事带来了体育消费理念、消费场景的升级。这些消费行为,又进一步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北京就在2008年,将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实现了产业的“退二进三”。
当然,大运会为成都带来的还不止这些,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城市旅游品牌的推广等都是实实在在的。
在成都大运会的候选吉祥物中,有一个带有川剧变脸元素的熊猫形象非常“应景”。它的推荐语是:“寓意成都乃至中国将通过大运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世界面前”。
赛事名城建设进行时
3月,成都的空气里还带着凉意。一笔千亿元的投资,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些“热能”。
成都市政府与华润集团,签署了东安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的投资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将以2021年大运会场馆建设为契机,在场馆运营、城市片区综合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华润集团为此投资了1090亿元。
不仅是资金,近段时间来,各种各样的资源都在成都静静地流动、组合。
2018年12月,成都体投集团与中体产业、阿里体育、体育之窗、西部证券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成都“东进”区域、体育场馆建设、体育赛事、体育空间、体育金融、体育科技等方面开展合作。
赛事场馆方面,2021年大运会场馆东安湖体育中心的“一场三馆”,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成都凤凰山体育中心、天府奥体城和皇冠湖体育中心的建设也已经启动。
2019年6月,成都发布2021年大运会市场开发计划,正式向全球合作伙伴发出邀请。
这些资源的整合、聚集,看上去只是为2021年大运会服务,实际上也是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服务。
此前,缺乏大型体育场馆,尤其是缺少能举办国际A级赛事的场馆,是成都申办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一大短板。而以大运会为契机,优化升级和全新建设的共计51个场馆,将进一步健全成都的赛事场馆体系。
另一方面,成都目前仍缺少专业化的赛事运营管理公司,相关产业人才储备不足,大型赛事承办能力较差。与中体产业、阿里体育等企业合作,让这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这一大批企业与成都携手,也表明国内大型体育企业认同成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在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因为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成都正打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既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国际交流中心的“助推剂”。而体育赛事又是现代体育的精华,能促进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产业成型。有“小奥运”之称的世界大运会,无疑将大大推动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步伐。
可以说,大运会的成都时间,也是城市发展的“提速时间”。成都2021,值得期待。
编辑:陈轻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