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新发展·辉煌七十年丨“大哥大”的时代 你还记得吗?

来源:看度新闻 2019年08月16日 10:27

大街上走着,手上还拿着个“大哥大”谈着生意,这样的画面,相信对于很多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当年能用得起大哥大,就好比现在开得起跑车这么拉风。今天我们的《老物件·新发展·辉煌七十年》,就要和你说说通讯产品的巨大变化。





手拿“大哥大”,不论是谈生意,还是拉家常,这样的画面不仅洋气还很拉风,走在街头也是万人羡慕的角儿。这组老照片虽然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但如今看来却让人记忆犹新。“大哥大”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也见证着中国通讯产品70年的发展。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咱们普通家庭,通讯往来几乎都是靠书信或电报。而随着我国通讯事业的发展,来到七十年代末,部分家庭开始用上了电话。不过要想打个电话,并不那么便捷。

那些年,家里要想安电话,必须有级别有身份。电话机对于普通百姓家庭而言,就像遥不可及的奢侈品。直到80年代中期,通讯领域有了质的飞跃和发展。少数中国家庭出现了固定电话机。而直到80年代末,在奢侈品大哥大出现的同时,通讯行业中的“小精灵”横空出世。

在建川博物馆的改革开放40周年展馆中,各类寻呼机看得参观者是感概万千,相信其中总有一款是你当年用过的。

通讯产品的变革,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从80年代末到两千年初,通讯业进入到了黄金二十年。从传呼机到大哥大,再到翻盖手机、小灵通以及后来的彩屏手机。这些通讯产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必须品。而说到通讯业的繁荣,在咱们成都,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个地方:太升南路。

在成都,几乎每个人都有关于太升南路的回忆。这里不仅能看到手机发展史的缩影,更能找到成都近百年通讯事业发展的轨迹。甚至有人调侃,每个成都人都有一部来自太升南路的手机。最风光时,太升南路不到一公里的街道,聚集了2600多家商家,占据了成都通讯市场份额的90%,年销售额超过70亿。不少在太升南路从事手机通讯行业的商家,更是见证了这里的辉煌。

李燕红从二十岁就开始在太升南路打工,从一位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到如今已经四十多岁的成熟女性。她一路打拼,目前在这条街上已经开设了自己的店铺,当起了老板。几十年通讯业的变化,也成就了她的事业。说到这70年的改变,特别是最近三十年的巨大变化。李燕红说,通讯业的变革,让她都有些跟不上趟。

采访中不仅有像李燕红这样的老太升南路“手机人”发出的感慨,还有像徐高琼这样的新人对通讯业未来的一份憧憬。30岁的徐高琼是中国联通太升路店的店长,用她的话说,随着网速的提升,如今人手一部触屏智能手机早已是标配。短短十几年,手机也从2G时代变革到4G,即将登场的还有5G。势必又将迎来新的通讯变革。

70年来,从车马邮路到即时通信,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时空在发展中穿越,距离在变化中缩小。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移动电话总数已达15.7亿户,也就是说一百个人中就有112部电话。曾经风光的老物件已退出舞台,作为“古董”封存进了每个人的记忆。回顾往昔,通讯工具的变迁,通讯方式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是时代发展的成果,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记。

看度记者:黄河

编辑:陈轻语

责任编辑:叶升芃

值班主任:雷启枝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