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梦想照亮梦想丨什么光,可以在一瞬间穿过817.2公里,照亮孩子的梦想?

来源:看度新闻 2019年08月31日 14:08
摘要:施爱暖心,立德树人。在教师节前后,我们试图用视频和文字记录成都高新教育中的点滴师生情。

成都高新区教育系统援藏工作队共有22位成员,平均年龄34岁,年龄最大的49岁,年龄最小的26岁,其中女教师2名。涵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科学等12个学科的教师。

作为一支教育轻骑兵,全队支教教师带着高新区教育人使命来到善地德格,践行各自的教育理想,播撒青春热血,续写援藏故事。

故事一:美丽一鞠

何锋,成都市中和中学行政办主任,2018年9月赴甘孜州德格县开展为期两年的援藏支教工作,兼任援藏队教育工作队副队长。

历时两天,克服了行程中高反带来的种种不适,我们一行20人顺利到达了这次援藏支教的目的地甘孜州德格县。

德格意为“善地”,这里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的故里,史诗般的传奇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五彩经幡随风飘扬,虔诚的信徒诵念着经文,恍如一片净土,从未被喧嚣所打扰。

作为成都高新区教育系统援藏工作队的一员,对此行充满了种种向往和遐想,临行前,一位长者叮嘱我道:“此行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你绝不是一个布道者,应该是一个修行者,一个教育的朝圣者,要珍惜。”

的确,到达德格的不久即被善地德格的人用热情真诚、善良淳朴所打动。

德格中学

马尼小学

课间的楼道,同学们阳光自信,谈论着学习、生活,和内地的学生无异。当我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停下了谈论,不约而同面带微笑深深给我鞠了一躬,并喊出了“老师好!”,我忙不迭向同学们点头示意,回应道“同学好!”。与我相向的同学,远远的就投来笑脸,当走近时也很自然的给我鞠了一躬,同时喊出:“老师好!”天啊!我与这些孩子素未谋面,却能受到这般礼遇!

同行的老师在回办公室后不停跟我表达着与我相同的感受。这样的礼遇在楼道、楼梯、办公室、操场等反复遇见,我们一次次被感动着。

孩子们的真诚亦如蓝天般纯粹。那一张张充盈着善意的脸庞,一个个深躬的身影,构成的画面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孩子们的本色表现,是此地教育者最大的成绩,更是善地德格给每一个援藏工作者最好的礼物。我们每日幸福地接受着这份礼物。感动之余,我还从这最美的一鞠中深深受到教育,更坚定了我朝圣之旅的信心。

故事二:又闻琴声

赵进,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音乐老师,2018年9月赴甘孜州德格县开展为期两年的援藏支教工作,三个孩子的母亲。

自从原先的音乐老师退休后,德格中学的琴房鲜有琴声传出。

虽然学校琴房升了级,又配备了更为高档的电子琴和钢琴,但苦于没有专业老师,已经闲置了很长一段时间。

而仅有的一位老师还是民族舞专业的,没法教学生弹琴。并且这位老师马上要休产假了,也意味着全校的音乐课有一半要停了。

无意间听到德格中学没有音乐老师的消息,本在县教育和体育局的赵进老师主动请缨,放弃休息时间到学校来上课。不管是体力、耐心,还是课堂教学把控都存在很大挑战。更何况是教零基础的学生弹电子琴,可想有多大的难度。弄不好课堂就是“乱弹琴”。但赵进老师微笑着对担心她的伙伴们说:“困难是用来克服的!还有那么多孩子需要我。”

于是,在德格中学和县教育和体育局之间,赵老师用匆忙的脚步践行着她的承诺。当她气喘吁吁赶到教室时,同学们总会大声向她敬礼问好。正如她所说,当看到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眼神望着她时,感觉像是立刻给身体注入了无限能量,满身的疲惫荡然无存。先从基础乐理知识讲起,接着带着同学们唱谱,再一步步手把手教孩子们键盘听音,再到简单的旋律。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

伴随着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准时响起的悠扬琴声,时常让赵老师的思绪回到十多年前与家人在藏地生活场景中,是藏地让她变得更坚强勇敢,自信乐观,她要把自己所学教给那些渴盼艺术浸润的孩子们。

支教老师在德格县柯洛洞乡色巴村开展献爱心活动

什么是教育?

是有教无类,让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和权利,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是因才施教,立足个体,有的放矢,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是言传身教,上所行,下所效,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抛开芜杂表象,透过认知迷雾,让我们回顾教育本源——老师和学生。在面对面、心贴心,在一字一句、一言一行中世代传承的师生情,是推动教育砥砺前行最温暖的力量。

成都高新区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施爱暖心,立德树人。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全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成都高新教育也走过了风风雨雨、砥砺前行的31年。记录下这一个个高新高新教育中的点滴师生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将共同为高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最大力量。(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供图/视频)

责任编辑:张强

值班主任:何静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