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标里的70年 | 天府立交历史使命的变迁
回望过去70年,是奋斗的70年,也是日新月异的70年。时代的车轮不断向前,在这片让我们无比热爱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些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城市地标是这些痕迹中最能时刻唤醒记忆的存在,更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 通过不同人物的讲述,看度将带你去了解城市地标背后那些饱含感动与时代印记的故事。
远眺天府立交桥 单诗涵 摄
向南俯瞰成都城,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从人民南路出发,直抵几十公里外的仁寿,这条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便是天府大道,在这条线上,坐落着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天府立交桥。
天府立交上车水马龙 杜尚科 摄
远远望去,在天府立交宽阔的桥身上,车流不止,巨大的A形斜拉桥直插云天,醒目的太阳神鸟徽记在阳光下格外抢眼。
90年代左右,“五路一桥”工程应运而生,天府立交桥就是这“一桥”。
90年代 钟翔参与设计成都市三环路(左2)
“修天府立交之前,人民南路到火车南站就成了断头路,这一片全是田。”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钟翔参与了当时“五路一桥”的建设,在他看来,天府立交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点。
天府立交从1999年开建,到2001年完工,“说起这天府立交的特点,它那最没特点的标准立交桥桥型便是它的特点。”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钟翔 叶升芃 摄
天府立交不仅连接人民南路与天府大道,如今还是通往天府国际机场的重要枢纽。
“光好看没有用的,天府立交选择的桥型是让车辆能够最高效辨认方向,最快速通行的苜蓿叶桥型,你上了天府立交,不会出现找不到方向,下错了位置的情况。”钟翔院长表示,天府立交从设计时就十分脚踏实地。
天府立交采用苜蓿叶桥型 图据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桥梁建成后,车流量日益增大,这“没特点”的桥型倒成了天府立交有别于其他桥梁的特点之一。
除此之外,天府立交最引人注目的便是A字型斜拉桥顶端那宛若“太阳神鸟”在振翅飞翔的徽记。这个直径8米的徽记造型采用的是成都市金沙文化遗址出土的金箔造型,名为太阳神鸟,由12条弧形齿状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被誉为“成都之眼”。整个立交桥用了多种样式的灯具进行装点,入夜,火焰般的“太阳神鸟”欲飞苍穹,桥上华灯尽放,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夜幕下的天府立交桥 单诗涵 摄
迄今为止,天府立交已经建成18年。最初,天府立交是机动车时代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极大便利了成都市市民的出行,也极大支撑了成都市往后十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发展。
“立交桥现在的意义变了,它的重要性也变了。”钟翔院长如此认为。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钟翔 叶升芃 摄
过去,天府立交是高速现代化的推手,但随着如今成都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脚步逐渐加快,钟翔院长表示,城市以机动车为主的出行习惯正在向以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为主的绿色出行方式转变,天府立交的使命也在变化。
“天府立交旁边就是火车南站,这看过去,以机动车为主与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两种交通方式交相呼应,实在有趣。”
远眺天府立交桥 张盛 摄
在天府立交斜拉桥的旁边,火车南站正在建设以轨道交通为引领的TOD枢纽。在天府立交桥下,熊猫绿道清爽、环保而富有生机:“天府立交为成都服务了18年,今天又肩负起新的使命,为这个城市做新的贡献。”
视频制作:陈维、翁麟、张强、刘宝莲
看度记者:叶升芃
责任编辑:叶升芃
值班主任:吴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