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共为邻!来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都江堰实践!
“冬至”将近,天气渐冷,美丽的蒲阳河边,蜿蜒的绿道两侧,黄叶、河流与山川交相呼应,犹如一幅美丽画卷展现在市民眼中。绿道上几位市民在散步锻炼,脚步里透着悠闲,安静的冬日里,只有穿城而过的河水发出声响,它们配合着彼此,用时间给予的韵味生动诉说着这座文化古城的隽永。
蒲阳河生态绿道,作为都江堰市紧扣“两个率先”目标打造城市公园后,首批向市民全面开放的新改建绿道,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带给了大家数不尽的快乐,成为了都江堰市民日常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随后,南溪绿道、川西音乐林盘绿道、问花村外联绿道等绿道建成;国际名都小游园、走马河乐岸园、红庙巷小游园、花蕊芙蓉园等5处小游园微绿地建成;柏条河新联片区公园城市示范街区打造成功;枫尚景逸、青城鉴山、宝信青城等3个成都市级园林市居住小区打造成功,枫尚领域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式小区,岷江水务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人们发现,远处是沉云山顶的青城山,近处是水清渠美的滨河花园,市民或是凉亭闲聊、绿道慢跑,或是沿河遛狗、岸边垂钓……这描述的并非世外桃源,而是都江堰市民的真实生活环境。一向以山水景致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正以绿道建设和公园城市建设为主要依托,探索更为绿色、开放的发展之路。
规划先行“公园+”锚固城市形态
在2019成都市第二届天府芙蓉花节最美芙蓉景点评选活动中,都江堰市精心打造的最美芙蓉景点经专家评选、市民投票等多个环节,最终荣获金奖。芙蓉景点花蕊芙蓉园位于迎宾大道与岷江路的交汇口侧,曾经这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谁能想到如今这片面积约1600平方米的土地,种植了醉芙蓉、金秋颂、玉蕊芙蓉、单瓣红芙蓉、百日华彩等多品种芙蓉花约100多株,成为了一处层次分明、内涵丰富的现代时尚休闲娱乐新场景。
公园建设不仅是为城市建设锦上添花,更是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每天众多市民走进花蕊芙蓉园,或散步谈心,或锻炼健身,一幅幸福和谐的生动画卷散发出活力四射的独特城市魅力。
2019年1月10日,中共都江堰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都江堰市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了2019年至2021年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目标。根据该行动计划,都江堰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公园城市理念,提升城市人文气质和生态价值,探索旅游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推进川西生态田园与现代旅游城市相融互动,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致力塑造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格局,为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花蕊芙蓉园的成功,让大家看到了都江堰打造公园城市的潜力。截至目前,都江堰市区内已建起了3处城市公园和23处大型公园绿地,其中壹街区体育公园绿地运动时尚、奎光塔公园古朴厚重……这些开放式公园就像集中展示城市的一个窗口,传达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和品味追求。
市园林局负责人表示,只有开放的公共空间才是属于全体市民的空间,才是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今年全年我们还完成国际名都小游园、走马河乐岸园、红庙巷小游园、花蕊芙蓉园等5处游园微绿地建设。完成柏条河新联片区公园城市示范街区打造,成功创建枫尚景逸、青城鉴山、宝信青城等3个成都市级园林市居住小区。未来我们要大力实施公园体系建设,建设更多、更开敞、更均衡布局的公共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空间生态、景观、体育休闲、交流、安全的多重需要,使之成为锚固城市形态、提升城市价值的重要支撑。”
▲红庙巷小游园
▲奎光塔公园
环环相扣三级绿道体系覆盖全域
“公园之间应该保持有机的联系,与周边的用地和功能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关系。”国际知名的美国波士顿“翡翠项链”绿地系统,便是利用绿道将城市各大公园连为一体的范例。作为连接绿色开敞空间的廊道与纽带,绿道的主要功能是串联与游憩,这就意味着,绿道既要有四通八达的“道”,也要有自然景观的“绿”。从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来看,以道路绿化的方式来将城市绿地系统连为一体,还可以起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布局城市生态空间的作用。
打开都江堰地图,柏条河、蒲阳河、江安河等9条主河纵横交错穿行而过;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可以形成错落的山地体验;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部的中央,依靠龙门山脉,拥有龙池—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以及“熊猫、道、山、水、田、林盘”等特色生态文化资源,景点绿道趣味盎然……加之道路体系畅通发达,可以说这里具备了建设完备绿道体系的各种优势。
“打造绿道,这不是一个简单修路的问题。”铺开绿道规划图,市住建局局长吴俊伟侃侃而谈,“我们在做绿道规划时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实现统筹规划。按照成都市委的要求,对于绿道的打造,要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把绿道开发与旅游、休闲、文创、城市形态塑造、城市景观打造等相结合。”
因此,按照成都市“全域增绿”总体要求,参考新编制的都江堰市四级规划体系,都江堰市围绕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城市总体定位,构建“一山、四纵、五横、九河、多园”的全域绿道网络体系,共计735公里,预计将于2035年全部建成。其中:一级绿道135公里,二级绿道210公里,三级绿道390公里,计划总投资约50亿元。一山即龙门山生态片区绿道体系,四纵即蒲阳干道绿道、沙西绿道、天府大道绿道、青城山绿道,五横即一环绿道、二环绿道、聚青绿道、成青绿道、彭青绿道,九河即蒲阳河绿道、柏条河绿道、金马河绿道、走马河绿道、江安河绿道、杨柳河绿道、沙沟河绿道、黑石河绿道、螃蟹河绿道,多园即城市公园、专类公园、主题公园、带状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田园综合体、乡村聚落、林盘。
2019年,都江堰市已完成新改建各级绿道95.9公里,新改建成南溪绿道、川西音乐林盘绿道、问花村外联绿道、成青线绿道等绿道,将青城山景区、川西音乐林盘、七里诗乡景区、问花村公园城市示范区等景区景点完美串联。
“三不原则”坚持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作为“三遗城市”,都江堰市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中,坚持不破坏原有生态植被、不改变原有水系景观、不拆迁原有建筑遗迹“三不原则”。这样的原则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加入都江堰公园城市建设的队伍。猪圈咖啡负责人宋建明便是其中的一员:“精心布局的水境舞台、五线谱绿道、充满童趣的休息区……这里你能感受到,本土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形成微场景和微景观,充满了艺术、浪漫的现代色彩,给人一种别样的新鲜感。”
据介绍,川西音乐林盘依托引入的阿坝师范学院川西音乐原创工作室、陈明志声音景观工作室2个音乐创客项目,培育音乐创作及演绎、特色餐饮、民俗体验、花园婚庆、林盘诊所等10余种业态融合发展。带动周边开发原乡民宿接待床位100余张,开发出稻草编艺品等30余种旅游纪念品和伴手礼,实现传统观光游向兼顾休闲度假与深度体验游的转变。
在“三不原则”的指导下,都江堰市采取原址改造、原貌修缮等措施打造川西林盘,建成“耕舍火锅”“西林书院”等特色林盘。以都江堰精华灌区修复为引领,统筹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川西林盘打造、特色镇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水生态治理、“农业+”产业体系培育等重点工程。打造特色街区1个、规划打造特色镇5个,启动川西林盘保护修复30个,打造精品林盘8个,建成“七里诗乡”“灌区映像”“川西音乐林盘”3个示范林盘,4家林盘景区获评成都市首批3A级林盘景区,启动七里诗乡、安龙海棠公园、天马玫瑰花溪谷等旅游景区打造,“七里社区”获评中国乡村旅游重点社区,“见素山居”等精品民宿实现国际化、高端化发展,乡村生态价值转化率持续提升。
生态价值转化精打细算“绿色账”
无论是各级城市公园的建造,还是一条条绿道的升级打造,“算好账”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价值转化,是其中一个核心要义。都江堰市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奎光塔公园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运营,充分把握旅游消费变化趋势,注重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同步植入现代消费场景。
2019年,都江堰全市建成绿道驿站7个,其中,柳街镇川西音乐林盘绿道2个,柳街镇七里诗乡绿道1个,蒲阳镇南溪绿道1个,大观镇问花村2个,城区走马河绿道凤凰城段1个。布局“地球仓”移动智能旅居等10余种新兴业态,成功举办了“双遗马拉松”和“中国田园诗歌节”等赛事活动,积极引入高地美路环法自行车业余赛、民谣音乐厅、黑胶唱片馆等文商体旅多元场景。其中,柳街镇金龙社区建成诗乡茶坊、诗乡酒坊、诗乡油坊、诗乡染坊、诗乡酱坊、诗乡米坊、诗乡豆腐坊等“诗乡七坊”,打造了“又竹堂”等研学旅游载体在“灌区映像”林盘景区植入“蓝城文创”、萤里馆等文创元素,建成“聚源竹雕”、灌区文化陈列馆,引入成都中医药大学、“肖小儿”等名医进林盘,使绿道林盘成为催生旅游商贸的“引爆点”,将资源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资产,释放了乡村活力。
在不远的未来,都江堰的市民便可以畅享到城镇休闲、滨水漫步、田园采风、森林康养、登山健身、怀古揽胜等多种空间形式交织的绿道网络,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基本生态特质也将同步展示。
“到2020年,形成公园城市基本形态;203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公园城市;2040年,率先全面建成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目标既定,站在新的起点,都江堰正全速前进,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编辑:黎艺璇
责任编辑:陈轻语
值班主任:雷启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