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向着西部龙头闭眼狂奔
成都已经是新一线城市的龙头。
到2020年,成都要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什么意思?要实现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眼光直接瞄向全球,先定一个“小目标”。
从西部大开发,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到一带一路,这几十年来,成都每一步都踩在风口上。
2009-2018年成都GDP走势
西部大开发的推行,为带来了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成都长期以来的经济优势地位和其集四川全省之力发展的经济“虹吸”现象,使其成为东部产业转移落地的首选地。
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时代,为成都解决和完善了交通运输问题。
陆上丝绸之路将成都与南方的东南亚国家连接起来,并一路连接到南亚的印度,又与北方的中亚和东欧国家连接在一起。
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合力,使得成都的交通触角抵达新加坡和欧洲。这为成都的物流和贸易,以及承接德国工业转移都打下了完善的交通基础。
到一带一路时代来临,成都已经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作为中国高铁国际供应链的一环,成都直达欧洲的蓉欧高铁联通了内陆地区和欧洲发达市场。
一边承接和升级产业,一边吸引外资进场,一边大力抢夺人才,一边还把用宜居、慢节奏的文化标签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整个城市充满了一股年轻的活力。
截至今年9月,成都已经累计吸引了世界500强中的296家落户,这在中西部地区都是排名第一的。
去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26.9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已经吸引16亿美元,同比增长5%。
成都具有一种走在正确道路上的自信,又充满跳出既定道路的可能性,这在焦虑和快节奏变型的城市发展中是一个异数。
成都在高新产业和数字文创方面在全国是北上深杭的追赶者,但已经跑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影响力。
成都互联网企业营收目前主要集中在游戏领域,腾讯“王者荣耀”团队出自成都,游戏营收超过200亿,占成都物联网企业营收的50%。这其中包括了腾讯、金山、盛大、完美世界一系列的游戏产业头部公司。
成都在人才政策方面实行的是“蓉漂计划”,2017年出台了人才十二条。
本科生直接落户,并且还包含有住房等多方面的补贴。在创业方面提供的投资支持力度极大,对于大学生创业提供最高50万元的补贴,成都天府软件园每年为初创公司提供1亿元补贴。
成都市去年常住人口为1633万,而其国家中心城市规划中人口为2300万,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引进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落地,通过更低的住房和生活开销,吸引高级人才在就业地选择时偏向成都。
在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失严重的情况下,保持着强劲的人口净流入。2009-2018年间,成都保持着2.91%的户籍人口年复合增速,处于全国前列水平。
2012-2018年成都人口变化
从9大国家中心城市,到成渝城市群双极,成都当上新一线城市的扛把子。
中国城市发展中,经常出现“双城记”式的城市组合。像广州和深圳、北京和天津、沈阳和大连,成都和重庆。
从1997年的川渝分治,到2016年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0年已经过去。
2018年四大城市群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成渝两地的产业构成高度相似,都是以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这导致了两地关系以竞争为主,而非协同作战,到今天两地发展方向已经有明显不同。
重庆长期以来在汽车产业方面具备传统龙头地位。
整个行业体系完整,配套齐全,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在机械制造和装备制造方面体量更大,以新能源汽车为未来的增长点。
而成都更注重争夺产业高端客户和结构型升级,在吸引世界500强客户和推进高新产业方面速度要快得多,更强调科技研发和转化。
成渝两地GDP中各产业构成
两城在发展中不断磨合,社会分工和区域优势更加合理和明晰,而成都在战略发展上转变更快,实施得也更迅速,未来也将更向着新经济、科技、医药、金融和服务业的方向努力。
成渝两地的关系从竞争转向合作,共力才能往高质量发展。
成都抓住了一次次机遇的窗口,实现了快速转型发展的迁跃,如同当年的深圳。这种模式难以复制,因为机会并不相同,每个城市的基盘也不一样。
而从中心城市到都市圈到城市群的发展,是成都现在的窗口,是未来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趋势。
目前成渝城市群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成都和重庆在城市群中经济量还占多数,辐射能力和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才初见成效。
成都依托区域经济快速小跑,向更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闭眼狂奔。
责任编辑:王迎
值班主任:张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