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唱好成渝高质量发展“双城记”

来源:看度新闻 2020年01月05日 19:1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1月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一个全新的提法。

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成渝地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早已存在,但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却尚待进一步成长。此次会议对两地互相交流、优势互补进行了相关研究。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

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会议确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释放出哪些积极信号?

作为经济“第四极”呼声最高的城市群之一,成渝城市群何时上升到国家战略,一直备受关注。

去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就明确要求:扎实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

这次会议,毫无疑问传递出非常鲜明的积极信号。

首先,与我们通常表述的成渝城市群不同,这次会议首次确定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概念。

我们可以对照三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的表述:

京津冀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珠三角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不出意外,如果成渝城市群上升到国家战略,它未来的准确表述就应该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很明显,较之成渝城市群的传统说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显更突出了成渝两大中心城市,以及都市圈的概念。

对此,与我们一般想象的,让整个成渝地区连片发展的思路可能有所不同,未来首先还要保障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各自都市圈的发展壮大。

这一方面符合目前优先发展中心城市、都市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事实上,会议中也明确提出“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会议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当然可以从很多角度理解,但其中之一,或就是指优先发展重庆、成都两大核心城市的市场规律和效率规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成渝城市群素来的短板——中间塌陷问题就会被忽视。毕竟,两大都市圈的强强联合,最终依然会逐步解决中间连接不足的问题。而优先发展成渝,其实是效率更高的一种方式。

其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放在整个西部乃至整个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层次上提出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常见的说法是“内陆开放高地”,这个地位其实不只一座内陆城市拥有,但这次成渝是明确了“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战略地位明显提级。

此前在相关文章中已经指出,“重庆、成都及其所在的成渝城市群,在国家区域版块中的地位,在全国都处于前列”、“四大一线城市外,没有哪个城市的区域影响力可以与成渝媲美”。在此可以说获得证明。

再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前三个表述此前在不同层级都有出现,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虽属首次,但无疑非常契合成渝地区的生活调性与自然环境,比如目前成都就正致力于打造公园城市,而重庆本身就是山城,这也可以说是对“网红城市”的最高加持。

成渝一家亲 要“唱好双城记

事实上,去年7月川渝两地在成都召开的推进川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座谈会,就已经提出:

秉持“一家亲”理念,强化“一盘棋”思想,唱好“双城记”,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川渝合作走深走实。

这次有高层定调,未来成渝“双城记”应会有更实质性的进展。

比如会议就提到要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未来成渝两地在社保、公积金等公共服务方面,或将享有联网共享的便利。

从相关定位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对一些红利和相关动作,作一些憧憬。

如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那么,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两地间的铁路、港口、航空枢纽、保税港、自贸区以及新区建设等,在开发开放上应会提速推进。

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那么未来可能会增加央企、科研机构等的布局。而全球科创企业,或也会闻风而动。

可以说,这是成渝的机遇,也是更多企业、机构、人才的机遇。

经济圈怎么建?对西部未来的发展有多大?来看专家怎么说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冯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抓住了成渝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指出了未来发展的路径。“成渝”是由成都、重庆构成,就其实质而言,目前的现状还主要是两大行政区之间加强联合并谋求共同发展。尤其是重庆,名为市,实则是“大城市+大农村”的行政区域。因此强调成渝地区是准确的,更符合当前阶段区域的发展阶段特征。

再有,强调“双城经济圈”,主要是要充分发挥成都和重庆市两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以中心城市带动经济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来说,这个提法更加准确,从兼顾历史、准确反映现状的角度,强调成渝地区;从新动力、新路径和新目标的角度,强调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制定科学的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时,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提并论”,这也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极大地增强它们在西部地区的增长极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对于优化国土空间结构,推动内陆地区的改革开放是一招大棋、活棋。

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

成渝在与东南亚、南亚、欧洲等地区的合作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四川外贸进出口呈现良好势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选择在四川成都举行,这些都表明,以成渝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将在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开拓中国经济发展的回旋空间、增加经济发展的韧性,来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对于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味着在国家层面上赋予成渝两地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带动整个西部更广大地区的发展。通过让成渝在中国内陆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来探索寻找可行的区域协同发展解决方案,共同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文综西部城事、城市进化论)

责任编辑:张强

值班主任:吴雷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