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之外 志愿车队联盟

来源:看度新闻 2020年02月07日 19:55

点击播放视频

新冠病毒肆虐之下,城市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在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门前,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与寂寥的街道相比,穿梭在医院中的“白衣逆行者”却保持着紧张的节奏。隔街相望,七、八辆网约车齐刷刷地停在并不宽敞的道路边,他们等待着谁,他们要去哪儿?

1

缘起:平凡之路

除夕夜,家住天府新区正北上街的史珂与老伴在家中迎接来成都后的第四个春节。

老史今年55岁,2016年离开新疆选择在天府新区买房定居,亲人不在身边,不过成都有许多当年的战友。留在这里养老的原因,用老史的“椒盐普通话”来说就是:觉得成都“安逸”

饭桌上有菜有酒,比平常更为丰盛一些,与以往不同,今年春节家中只有老两口二人,家中少了些话语,窗外也不如往年热闹。看看春晚、喝点小酒,史珂便回卧室休息了。躺在床上,老史却睡不着,辗转反侧间,拨通了同事的电话……

2019年,在家闲不住的老史选择加入了一家网约车平台,成为了平台合伙人。在成都生活了三年,加上拥有27年驾龄,这份工作对于老史来说也算是驾轻就熟,陪乘客摆摆“龙门阵”,穿梭在成都大街小巷,老史享受着这样充实而简单的生活。

新年伊始,这“安逸”的生活却被新冠病毒的蔓延所打破。

2月4日,立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光,随着送暖的东风缓缓而别。清晨6:30,空气中仍夹杂着阵阵寒意,老史像往常一样从正北上街出车,不过此刻,他的心中却并不平静……儿子远在新疆,因为疫情关系没有回成都与家人团年,老史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大年初四,公司组建了“医护人员接送爱心车队”,老史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进来。这几天来,自己的车辆没有运营,不停地往返医院,脸上也比往常多了一个厚厚的口罩。

“我开车有20多年了,因为这次我们主要针对一线医护工作者,尽自己微薄力量做一些公益活动,现在外面也不好叫车,上下班也不方便,我在家也闲不住,我们也愿意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接送乘客对于老史来说习以为常,不过参加这次“医护人员接送爱心车队”却是憋足了勇气才向远在新疆的儿子“涛涛”开口。

自从加入车队以来,老史也成为所住小区中被重点关注的对象。大伙儿议论纷纷,这份“关注”既有关心,也有担忧,别人的目光和言语,让老史心中总是有一些不自在。

“担心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车队在上岗之前都组织了关于疫情防控的培训,并且制订了严格的自我防护制度,(病毒防护)这些方面我们还是很注意的。”在开展这项公益服务之前,公司为司机们提供了相关防护装备,每天出门前,老史都不忘仔细给车辆消毒。“安全还是第一位的。”戴着口罩,透过坚毅的眼神,熟悉的道路让老史心中回归平静。紧握方向盘,没有心思琢磨心中泛起的些许波澜,驾车继续向前……

20分钟后,老史接到了医生严刚,彼此问候,行驶在平时车水马龙的道路之上。

2

等待:为你停留

在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对面,七、八辆“万顺叫车”齐刷刷地停在并不宽敞的道路边。

严金平正靠在驾驶座上,今天她已经接送了6名医护工作者,做完车辆的细致“杀消”工作后,严金平拿出手机与家中的儿子视频:“妈妈,什么时候能带我出去玩啊?”原本决定春节前后全家一起出门旅游,因为疫情,这事儿耽搁了,孩子却一直念念不忘。平时严金平总有方法哄孩子开心,而今天的严金平却有些疲惫,坐在车里,眼皮不自觉地拉了下来。

大年初四过后,每天都有“万顺叫车医护人员接送爱心车队”的车辆停靠在全市17家开设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司机在没有接送任务时候都会选择将车辆停在医院旁边,方便医护工作者下班时随时使用。

“每天早晨,中午,晚上,甚至深夜一两点钟都有医护工作者上下班。”严金平提了提精神,这时接到一位医护工作者的用车需求。

疫情期间,由于营运车辆减少,对于许多深夜才能下班休息的医护工作者来说,如何回家其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在此期间,通过网约车平台的宣传以及相关医院的告知和推荐,医护工作者也都知晓了有这样一项贴心服务。

“每天接送他们上下班大概十一、十二个小时吧。”对于45岁的严金平来说,长时间的接送服务身体上还是有些许吃力,家里小儿子8岁,正值学校放寒假期间,不少的家务事还需要严金平操心。

现在特殊时期,家里的事务大都需要由丈夫打理。“接到最小的(医护工作者)才19岁,我的娃儿这么小还在家里面,在我的面前还不懂事,看到这些十多岁的女孩都在上班了,冲在前线,我觉得我心头说不出来那种滋味。”眼见这些年轻人每天奔波在抗疫第一线,严金平的内心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无法表达。

“只要他们有需要,我再晚都等他们下班,我愿意等。”严金平挥挥手,她说自己并不怕与一线医护工作者接触,“我就是他们的大姐姐,安全把他们送回家。”

深情:厚厚的护目镜

邓菊芳正开车前往四川宝石花医院接肾内科医生刘琳下班,厚厚的护目镜让呼吸都感到很闷。“儿子担心自己防护安全网上买的,其实很不方便,不舒服就不说了,哈口气全是雾。”

在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邓菊芳始终都戴着护目镜,偶尔松了就用手抬一抬。邓菊芳儿子是教书的,她说儿子作为老师,比一般人更重视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同时也更懂病毒给人的伤害。“加入公益车队还是给他做了些思想工作的,他也支持,但还是担心我遭感染。”

每天的接送服务对于52岁的邓菊芳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邓菊芳家住新都,每天要花40分钟时间去往天府新区。邓菊芳加入车队并没有选择离家相对较近的服务片区,而是选择了司机相对比较急缺的天府新区。“有些人也住在新都方向,其实接他们上班也就顺路过来了。”对于住家远在新都方向的医护人员,邓菊芳的加入为他们上下班节约了许多时间。“有住东站的,也有住蜀西路的,甚至遇到最远住黄龙溪的,我们都会接送。”

医院门口,邓菊芳热情地为刘琳打开车门。在履行流程手续,看了医院工作证后,邓菊芳驾车载着刘琳驶离医院。

一路上,繁重的“装备”并没有关住邓菊芳的热情,打开话匣,邓菊芳与刘琳拉起了家常。“觉得社会还是比较关心我们医护人员,虽然说我们在上班,深夜时间都没有休息,觉得还是挺辛苦,但是我觉得你们从这个很小的一个事情都想得很周到。”刘琳今天第一次乘坐“爱心接送专车”,家离医院较远,上车前她还想着是否会给司机增添不便。“这段时间下班都可以坐我们车,再远再晚我们都接送你们。”邓菊芳的态度渐渐打消了她的顾虑。

此刻,人与人没有隔离,心与心没有距离,谈笑中驱散一天的疲惫

3

回家:熟人熟路

夜幕降临,严刚从医院下班回家,巧合的是在门口等候他的司傅同样是史珂。夜色中,街上没有往日的繁华,两人心中都只有一个念想:回家。

临别之时,如老友般互道珍重,史珂快步一迈,拉开车门,捧出下午准备的一束鲜花。“医生,稍等一下,把这束鲜花带给你的家人,祝他们新年快乐,你们辛苦了。”

来时萍水相逢,归时熟人熟路。

回家打开房门,老伴已经出门散步去了,没顾上吃饭,惦记着儿子的平安,老史拿出了手机拨通远在新疆的儿子“涛涛”的电话……

50支车队,500位司机,60000公里的车程,每天大约2000名医护工作者与爱心车队司机结伴而行。一路上,温暖与希望却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终点:那些平日的时光

史珂:我希望我接送的医护人员平平安安,疫情过后与司机同事喝酒聊天。

严金平:我希望疫情早点过去,疫情过后带孩子旅游,好好“逛一转”。

邓菊芳:我希望司机朋友都做好防护安全,疫情结束后一起打打麻将,开心聚会。

长路奉献给远方

玫瑰奉献给爱情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爱人

白云奉献给草场

江河奉献给海洋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朋友

在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大多的美好我们都习以为常。在负重前行时刻,点滴的奉献都是胜利的希望。

—End—

 后 记 

采访结束之时,史珂邀请大家在疫情结束过后到他家做客,他说他会现场为大家表演自己拿手的新疆舞。如今他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打趣到自己也算是一个老“蓉漂”了。有感动,有疲惫,有心酸。而匆匆忙忙之中,老史也像往常一样问候:朋友,你吃了么?

监制:吴雷 袁理
策划:张强
执行编导:李燃
视频:何泽曦
视频包装、特效:唐蕾
采访撰写:李燃
海报设计:袁畅
责任编辑:叶升芃
值班主任:何静
部分素材来自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