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他们是每天在实验室中与病毒“亲密接触”的人
2月1日凌晨3点,成都市青白江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自主检测工作正式启动,承担全区新冠肺炎可疑样本检测任务的区疾控中心分子核酸检测实验室成为离该病毒最近的地方。这里,有一群勇敢的“战士”。
穿好工作服、防护服,戴上N95医用口罩、护目镜,再套上鞋套和医用乳胶手套……2月1日凌晨3点,中心检验科副主任检验技师王小东与检验技师刘展志走进核酸检测实验室做疑似标本与病例信息核对,与可能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标本“亲密接触”。
实验室不允许带无关物品进入,包括手机,内外交流工具就是对讲机。2月1日早上8点过,第一批样本检测结果出炉,王小东立即通过对讲机向一直在实验室外等候的中心主任尹兴国汇报检测结果。
每做一次检验,从实验环境准备、个人防护、核酸提取、实验扩增、结果分析到检测结束,最少需要五六个小时,这段时间不能喝水,流再多汗、再口渴,都得忍到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实验室的活是个体力活。”防护服密不透风,刚刚结束2轮检测,脱掉防护服的刘展志整个人就跟从桑拿房里出来一样。
“某小区武汉返蓉家庭成员出现症状,高度怀疑感染,请立即采样检测。”2月2日晚上,区疾控中心再次接到紧急任务,检验技师李小丽和陈开华立即出发采样。“王小东,你今天已经做了2轮检测,晚上检测我上,你休息一下。”检验科科长、副主任检验技师陈诚作出安排。
“我和你一组吧,我年轻,没事儿!”已经在实验室里呆了10个小时的刘展志主动请战。“两人一组是要求,也是为了防止检测技师在密闭的防护服里出现意外。我们一起。”
2月3日早上6点多,一脸疲惫的刘展志和陈诚推门走出了核酸检测实验室。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他们的脸上、手上勒出一道道血丝,被口罩长期捂着的脸上也已浮肿泛白。根据他们及时出具的检测结果,青白江区防控指挥部做出了快速、科学的决策。
“检测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十分谨慎,不能有半点掉以轻心。最危险的是新冠病毒核酸的提取,这个过程可能形成气溶胶,如果防护不当或者操作失误,被感染的风险很高。”王小东说,所以工作人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核酸提取后,再通过荧光定量PCR核酸扩增仪检测出数据,然后进行比对、分析,这中间是不能有一点纰漏的。”
“再累再辛苦我们都不怕,最希望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王小东说。
责任编辑:李玲
值班主任:何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