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心灵油箱”已加满!心理加油站,我们相约下一站!

来源:听堂FM 2020年03月15日 14:06

“疫”路同行,从心开始

3月13日晚,由成都市政府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主办,12345市长公开电话、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频率承办的成都市抗疫心理援助服务平台《心理加油站》全媒体特别节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节目自2月8日正式开播,历时一个多月,陪伴着广大成都市民度过了疫情最黑暗的时期,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下一步,《心理加油站》将升级成为《心情加油站》大型广播心理服务类节目,继续为市民朋友们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关怀。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一个多月时间里,成都交通文艺广播FM91.4的直播间内迎来了十余位来自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他们用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独到的观点解读,从心理及生理角度解读了疫情期间的社会众生相。

往期节目回顾

从最初的“拒戴口罩心理分析”、“哄抢物资背后的反思”,到给出“肥宅快乐指南”、“剖析‘神兽’教育之道”,再到“‘社畜’返岗心理建设”……《心理加油站》在三十多天里,积极化解大众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产生的焦虑恐慌、烦躁不安、寂寞难耐,也见证着疫情逐渐转危为安、社会稳步走向正常的全过程。

此次《心理加油站》节目突破传统电台的声音传播方式,利用成都交通文艺广播FM91.4的全媒体直播间,植入音频、视频、绘画等多种元素,实现了广播节目的视频化呈现,并通过在喜马拉雅、看度等平台同步直播,线上、线下的联动,让受众的参与感受更加立体、多元。其中,看度直播的收看人数超过60万人次。

同时,节目还围绕节目内容进行互联网衍生产品创作,在微信、微博、喜马拉雅、今日头条、抖音、看度等互联网平台进行二次传播,并开展话题征集讨论,吸引粉丝互动参与。截止3月14日,《心理加油站》通过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旗下各平台新浪微博账号共计发布微博312条,阅读量61万次;各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心理加油站》相关内容105条;今日头条发布66条;创作节目花絮短视频15期,其中《#抗击疫情成都有爱 新技能get!操练一下吧》在抖音平台单期最高播放量达22.5万次;节目还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建立了《心理加油站》防疫专辑,共发布110条心理专家的“金句”和实操指南,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心理加油站》在各互联网平台总触达人群超过百万人次。

节目主持人小云说,每每在晚上8点走进《心理加油站》直播间、和心理专家一同交流的时候,自己仿佛被瞬间激活了能量,在全社会这张守望相助的大网里,自己似乎变成了其中的一名“网格员”,与等待在电波旁、同样需要补充“心理能量”的朋友们产生了奇妙的“联结”,传递着积极的能量。透过主持和对话,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心理学知识与技巧,也更加懂得如何利用这些收获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信收听、收看节目的朋友们,也一定能从《心理加油站》收获到属于他们的能量与心灵的宁静,不再恐惧疫情,更好地拥抱生活中的变化。

数度做客直播间的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茵医生表示,疫情爆发之初,不少成都市民出现了焦虑、恐惧的情绪,甚至社会上也出现了哄抢口罩、酒精等非理性行为。伴随着疫情的好转,再加上持续的心理宣传、心理科普,如今大众的心理状态已经逐渐走向稳定,对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袁茵医生认为,在抗疫过程中,《心理加油站》节目架设起了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与公众之间心理沟通的桥梁,通过专业、轻松、有温度的交流,舒缓和化解了社会的许多焦虑、烦燥与不安,在全民抗击新冠的“战疫”中完成了健康心理的重建,赢得了市民朋友们的信任。

袁茵医生也提醒大家,疫情尚未结束,依然不能放松警惕,该有的防护一个也不能少,而对于一些原本就有心理问题的朋友来说,更要警惕疫情后出现后遗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热线96008,将继续24小时为公众提供专业权威的心理支持,节目中熟悉的专家们,随时在热线的那一端等您!

每一次重大灾难不仅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物质上的损失,更会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创伤,尤其是对受灾人群和救援人员的伤害特别大。但一直以来,我们的灾后心理救援工作关注的重点是受灾人群,而对一线救援人员关注的明显不够。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曾做客《心理加油站》的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刘芳博士、聂小晶医生等7人,临危受命,先后随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前往疫区开展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至今已经持续在武汉工作了一个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专业专家援鄂

刘芳博士直言心理工作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开始,一些医护工作者并没有太多每天需要穿着层层防护诊疗的经历,光是这种全副武装的场景已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在结束了一天的劳累后,医护人员回到各自的房间,也只能面对着一堵白墙,缺少现实中的交流,十分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刘芳博士

因此,最开始,医护工作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睡眠障碍比较突出,最忙的时候刘芳一天就要进行十几个咨询,有时甚至半夜了还找到刘芳求助,希望开一些帮助睡眠的药物。而自称“从不失眠”的刘芳也在连续多天的高强度工作后,出现了轻微的睡眠障碍,她敏锐地察觉到自己也有“耗竭”的可能,但凭借着丰富的心理调适经验,刘芳很快度过了短暂的困难时期。她表示,如果不是亲自身在一线,是无法真正感同身受疫区这种“无形的巨大压力”的,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压力亟待纾解。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专业专家援鄂

线上、线下的咨询,个体、团体的辅导,有时候还会建议领队组织大家开展一次“线上K歌”、“线上运动会”放松一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后,再加上疫情的逐步好转,如今,刘芳也观察到,身边的这些医护工作者们的心理状态,也从一开始的紧张、焦虑、失眠,变得对疫情防控越来越自信,前来求助、咨询的数量也每日下降。

刘芳博士在做心理咨询

刘芳表示,面对疫情、地震这样的灾难,虽然心理干预工作并不能直接诊治病人、救助伤员,但它却好比一枚“助燃剂”,能够让身处前线的医护工作者尽量放下一天的紧张、疲惫和焦虑,避免心理耗竭,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未来的工作。目前,心理工作已经被纳入到国家应急救援事件的工作体系下,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此外,作为《心理加油站》的固定环节——连线成都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接听中心,每天向公众播报着疫情防控期间收集市民诉求热点问题的汇总情况,为市民了解疫情最新进展、反映相关诉求提供了渠道与平台。

从2月9日到3月13日,成都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接听中心7*24小时在线服务,每天安排130-170名工作人员接听市民来电,共接听市民来电410300通,其中疫情相关问题占30%左右,期间共收集市民诉求热点问题共100余个,市民建议1500余个,市民来电反映的诉求及相关建议都及时转派给相关部门核实查证处理。

作为特殊时期下的心理抗疫平台

《心理加油站》节目为

帮助社会大众缓解疫情时期

心理应激、增强心理防护能力

起到了重要的疏导作用

疫情日益好转

但心理关怀依旧一刻不停歇,始终在路上

从下周一开始,《心理加油站》将正式升级更名为《心情加油站》。《心情加油站》大型广播心理服务类节目将作为应急广播平台的常设板块,继续登陆成都交通文艺广播FM91.4。主持人小云将在每晚20:00到21:00同一时段,守候在电波旁,继续邀请包括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专家在内的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坐阵,为大家提供专业温暖的心理剖析与成长指南。

节目关注重点也将从特殊时期的心理干预,转变成全方位的心理关怀,帮助市民朋友们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危机与心理困境,提升公众幸福感、获得感。有需求的市民朋友同样可以通过成都交通文艺广播FM91.4的节目热线028-84339696或微博、微信等途径,参与节目互动。

责任编辑:张静雯

值班主任:张强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