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巷英雄 | 十二桥的那棵大树 是他事业的乾坤

来源:看度号·锦绣青羊 2020年06月18日 19:09

生命,有时是尘埃,有时是星星。

在奔流的时间里,有一群人,他们靠着时间镌刻出来的手艺,撑起了自己的人生。他们散落在成都的角落里,如尘埃一般不易被发觉,以至于你路过的时候也不一定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师傅”。他们可能在你放学的路上帮你补过胎,可能在你网购之后帮你剪过裤腿,在你丢三落四的时候帮你配过钥匙,在你跋山涉水之后帮你补过鞋……这些“师傅”是如此的不起眼,但他们的手艺足以解你的燃眉之急。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里,这些“师傅”越来越少、越来越“珍稀”,你和他们的每一次交道,都有可能是一场“永别”。他们是隐匿在街头巷尾的手艺人,是成都生活美学的一份子,是这座城市的“街巷英雄”


 




补鞋达人:任山强

早上9点,蜀都大道上车水马龙,在通惠门附近,网红店十二桥包子铺冒着热气,排队的人们低头看着手机。琴台路的牌坊安安静静,里面的店铺还没有开门,熙来攘往的路人行色匆匆。十二桥路4号的路口,一棵大树下,一个修鞋的摊子铺开了阵仗,修鞋的师傅任山强接到了今天的第一单生意。一个中年男人,鞋底子被磨得左右不平,任师傅手法娴熟地割下一块胶板,几经打磨,用胶水粘牢后,递给了主人。“5块钱”,客人说要扫码,任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旁边的人说“老任,你还是弄个纸把你的二维码打印出来嘛,不然你每次都要掏手机,不麻烦嗦。”任师傅笑了笑说,“下次嘛,下次”。



这台老旧的补鞋机陪伴了任师傅30余年

任山强的修鞋摊在十二桥路摆了33年

任师傅是四川达州人,“年轻的时候不好生读书,就晓得扇‘洋画’,成绩不好嘛,只有学门手艺。”十几岁的时候,他听说在成都修鞋的姐夫一个月能挣七八百块钱,二话不说跟着姐夫到了成都学手艺。

1987年,成都普通家庭的月收入不过一两百,任山强靠着自己的手艺可以挣一千多块钱。到了90年代,人们生活条件明显变好了,修皮鞋的人越来越多,“那个时候日子好过。”任师傅的修鞋摊就在十二桥路路口的一棵大树下,街坊邻居们从这里走过,会跟他打打招呼。“我那阵还是小伙子就找他修鞋子,我娃儿也找他修。”住在附近的一个老住户,拿着自己孙子的鞋,让任师傅帮忙粘一下胶,“现在孙娃子的鞋,还是找他修。”站在旁边的一个阿姨说:“他手艺好,收费合理,我们经常给他介绍生意。”

阿姨口中的“收费合理”,在年轻人看来却十分“不合理”。鞋子“张口”了粘一下,2块钱,补个鞋底,5块钱,小朋友的凉鞋,蝴蝶结快掉了,他用胶粘牢了之后不放心,又用线缝了一圈,一双鞋才收了4块钱。30多年,物价已经涨了很多倍,任师傅补鞋子的收费也就涨了3、4块钱。“我挣的是街坊邻居的钱,大家都是熟人熟事,我不好意思涨价。”

在任师傅的修鞋摊呆了一上午,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下午来拿”。邻居们找老任修鞋子,不需要多说,只跟他说是什么问题,把鞋子递给他就走了。这是他和街坊们之间的默契。任师傅平时生意好的时候,经常忘了吃饭,两三点不忙的时候,他就会带着自己的午饭到居民陈大爷家热一热。很多邻居会让任师傅中午在自己家吃饭,但脸皮薄的他总觉得不好意思。



修完鞋之后任师傅会免费帮客人把鞋擦干净他的鞋油总是用得很快

“像我这种摊摊,以后肯定没得了”

“天气热了做活路快,胶融化得快,胶板都要好切些。”进入夏天的成都,一言不合就热起来了,但是有大树的庇护,任山强的小摊还算凉快。

每天早上6点半,任师傅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到了摊位上,一坐就是一天,把活儿干完基本都晚上7点多了,骑自行车权当锻炼锻炼。

跟你聊天的时候,任师傅也不会停下手中的活,“今年生意不好,要是去年,我才没时间闲聊呢,活路都做不完。”他平均每天要修补十几双鞋,绝大多数都是街坊邻居的,每次修好鞋,他会免费帮客人用鞋油把鞋子擦干净。“现在淘宝上几十块钱都能买双鞋,穿烂了就扔了,修鞋的越来越少了。”

给老顾客的孙女修鞋

虽然劳累,但是任师傅每个月的收入不过两三千块钱。这30多年,任山强搬了十几次家,牧电路、清波小区、万家湾、黄土……搬家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租金。现在他的房子在茶店子附近,“就是搭的偏偏”,300块钱一个月的房租,他还可以承受。

和任师傅一起学手艺的老乡们,早就改行了,开出租的、做装修的,似乎都比他活得“体面”,任山强始终守着自己的手艺,没想过改行,也没想过开店,他觉得自己这样挺自在的。每年到了农忙时节,他就回老家帮忙,结束了农忙又回到成都,回到那棵大树下。

“你觉得修鞋这个行业会消失吗?”

只要有人穿鞋,就不会消失,只不过以后像我这种摊摊肯定就没得了,都开门店了。”

记者:胡瘦影 摄影:周颐 海报:李林芮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傅洋

责任编辑:谢敏珊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