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郫都:践行“西控”方略 绿色高端发展

来源:看度号·看郫都 2020年07月22日 18:04

郫都,古蜀之源,

演绎了三千年的“守”与“变”,

三百年的“魂”与“味”,

三十年的“破”与“立”,

三年的“控”与“转”。

这里就是“天府成都 安逸郫都”。

郫都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殷切嘱托,坚定贯彻“西控”方略,立足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引领示范的改革开放先行区、近悦远来的高端人才首选区,构筑“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塑造新兴产业功能区和新经济集聚区,推动发展能级持续升位。

以“控”定向

生态

 

郫都区“西控”区域约309.25平方公里,占郫都区面积比例约70.61%,如何“控”?就是要控制生态红线、产业门类、开发强度,实现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控“生态红线”。出台《加快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助推郫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绿色发展二十条”等15个政策意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重塑经济地理,划定水源涵养生态保护、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等四大功能区,严守“五线”,勇担天府水源地保护重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散乱污企业、养殖场3300余家,腾退烂木料厂、石材厂等3000亩,“腾笼换鸟”低质低效项目12个,推进植绿筑景,建成公园135个、绿道354公里、精品林盘14个,形成“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川西平原美景30万亩,“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

坚持控“产业门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发展绿色高科技产业,构建“155+6”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建设共生型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功能区由“形聚”向“神聚”转变,实现高效发展。

坚持控“开发强度”。形成区域发展负面清单、问题清单、机会清单,明确重点项目禁止类、限制类事项,明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疑问、瓶颈制约、项目落地、要素保障等问题,梳理产业功能区建设、生态价值转化、城乡融合发展等机会等城市机会清单,有力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土地单位投资强度排名全市第一。

以“转”求变

变革

 

用“三控”促“三转”,形成六大模式,破解六大难题,促进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

推动“思维转变”。破除郊县意识,开展干部大轮训,建立导向鲜明考核机制,系统重塑生态文明思想。破除小农意识,培育市民绿色发展理念,“十树十破”厚植文明新风,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变。破除粗放思维,聚焦骨干支撑项目,实施总投资1640亿元的引领型产业项目、赋能型平台项目、复合型生态修复项、支撑型基础设施项目等重大项目101个;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激活闲置资源,引进川菜小镇等城乡融合项目29个,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推动“产业转型”。“一业一策”出台产业转型发展支持意见30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态文旅产业、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植入产业发展“科技”基因,搭建科技创新平台123个,聚集国家级双创园区(基地)等孵化器68个、初创项目2000余个、创客2.5万人、风投基金29支,研发转化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川菜食品加工开发等新技术新产品155项。近三年,郫都区科技投入增长显著,单位能耗明显降低。推进农商文旅体医音影融合发展,建立多元消费场景,实现现代服务业产值150亿元。突出乡村振兴“10+3”特色产业,擦亮“天府水源地”“农业文化遗产地”金字品牌,建立标准体系5个,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等农业基地10个,培育“郫都造”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245个,推动郫县豆瓣品牌价值连续八年位列中国加工食品类地理标志产品第一。

推动“价值转化”。以全域生态为“底”、自然为“景”、文化为“魂”,打通生态价值转化通道,建成国家级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3个、林盘景区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现生态旅游总收入65亿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建成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乡村振兴讲习所、农民夜校等多层次培训平台,大力培养新村民、新乡贤等“六新”实用人才,推动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培训人员7.2万人次,推动人力资源创造转化。以科技支撑为“基”,建立智慧科技园,建成“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国家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带动全区科技进步。

经验模式:六创六破

创新“共享田园”模式破解乡村要素缺失难题。集成运用改革试点政策,开展“共享田园”试点,共引进新村民、新农人140人。安龙村“安农书院”实现全省首例农民宅基地“三权分置”出租备案登记。

创新“三园互动”模式破解区域空间割裂难题。推动“产业园+社区公园+大地田园”三园互动,高质量建设5大产业功能区,带动小微科技园、天府艺博园等十多个现代产业园区,配套社区公园135个,衔接大地田园29.7万亩,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效融合。

创新“3C”模式破解集体经济空壳难题。创新合作社(Cooperative)+商管公司(Commercial corporation)+集体经济组织(Collective organization)“3C”运营模式,打造以农业农村为本(Agriculture)、酒店民宿旅游为配套(Business)、特色产业为核心(Special industry)的“ABS”美丽经济场景,推动农村集体资产“产品化”“资本化”,带动农民共享经营性、资产性、工资性收入。

创新“三化协同”模式破解产业融合不力难题。通过资源股份化、产业数字化、园区景观化,全面推动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造、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加强数字化技术运用,打造“可阅读、可感知、可体验”的产业园区,推动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耦合。

创新“打平伙九大碗”模式破解治理无序难题。构建政府引导、村委主导、群众主体、乡贤带动、大师出智、各方出力的“打平伙”共建机制,充分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代民作主,赋能群众共办强堡垒、建新村、美环境、树新风、善治理、优服务、育产业、壮集体、鼓腰包“九大碗”,实现共治共享。

创新“平台共建”模式破解科技转化不畅难题。以市场化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股份量化、技术入股等多种利益捆绑联结机制,构建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以“融”破局

融合

 

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是时代赋予郫都的新使命。我们将坚持“七个融合”,构建“1558”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打造1个城市主城区、5条融合示范走廊、5个产业功能区、8个特色小镇,建设城乡融合先行区、改革创新展示区、公园城市示范区。

以产业融合促进园区功能区建设。建设成都川菜产业园、成都影视城、乡村振兴博览园、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清水河文化时尚产业功能区五大“农旅+”产业功能区,做强现代农业园、天府艺博园、智慧科技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形成功能互补、体系健全、城乡互融的格局。

以价值融合促进多元生态消费场景营造。发挥天府水源地、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绿色+”行动,依托绿道、公园、湿地、河流、林盘、田园综合体等,植入林盘火锅、夜游集市、科普游学等多元消费场景,推进农商文旅体医音融合发展,叠加转化生态资源多元价值。

以要素融合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集成运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成果,深化“共享田园·新村民”模式探索,通过创业、要素、产品、生活、生态共享,培育“新村民”“新农人”,畅通人才“下乡”“兴村”通道。

以数字融合促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城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广,推进城乡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

以就业融合促进人力资源协同示范基地建设。深化校地科技合作,建设集人才培训资源共享、科技入乡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开展定制化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推动人才协同引进、协同培育、协同使用、协同服务,促进城乡就业供需精准匹配。

以居住融合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配置。实行重大项目建设基础配套先行,完善农村路、水、电、气、信、防“六网”基础设施配套,构建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能力为重点的居住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以收入融合促进多元增收渠道拓宽。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以盘活闲置农房、发展集体经济为抓手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以“分时就业”“共享员工”模式增加居民务工性收入,以新经济场景、新消费场景打造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

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郫都,站在了新一轮城乡发展的风口上,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从长江经济带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多重战略机遇叠加。郫都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高度的责任感描绘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谢敏珊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