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网红“爱情小巷”的蝶变

来源:成都日报 2020年08月25日 17:04
 

一对老年伴侣在天祥巷拍照留念

 

年轻市民在天祥巷拍照打卡

网红小巷是怎样炼成的?

第1步 征求民意

“这条巷子到底要体现什么样的风貌,什么样的主题才能反映我们的小巷文化?7个院落都通过茶馆夜话等方式进行了意见征集,并成立了审议组。”最终,“爱情小巷”力压其他主题胜出。

第2步 示范带动

据统计,天祥巷附近大约有600多个阳台,都是向着天祥巷而建。城西社区决定首批购买400株三角梅,由社区居民认领。然而,三角梅入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社区为大家请来园艺老师,教大家怎么在阳台上养花;天祥巷的居民建了个微信群,老师每天会在群里发养花知识;居民们也在群里开展“晒阳台”活动,把自家阳台上漂亮的花卉拍下来发到群里。

第3步 居民表决

“巷子现在打造得这么漂亮,希望下一步把停车位也取消了,这样大家在巷子里散步、闲逛时才更舒服。”城西社区专门针对天祥巷车位一事进行民意调查,将354份问卷发放入户。通过表决,最终取消了停车位。

这个夏天,新津有条小巷一夜之间成了网红打卡地。五颜六色的彩虹墙、充满怀旧感的浅蓝色电话亭、粉色的单车、阳台上伸展的三角梅……这条以“爱情”为主题的小巷吸引了老少情侣、远近市民前来打卡。

“天祥巷可以说是新津城区打造得最有特色的一条背街小巷,通过赋予主题,呈现出吸引人的外观。尤其是在打造过程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把‘公园城市人人建,最美新津人人创’的理念贯穿其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大家经受了一次公园城市建设的洗礼。”五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梁敏超说。

提炼小巷文化 集思广益定下墙绘主题

从车水马龙的主干道走进静谧唯美的天祥巷,时间仿佛突然变慢了。而你很快会发现,这是一条以“爱情”为主题的小巷。以粉色为主打色,300多米的小巷,用三幅墙绘描述了人一生的情感,从骑着单车穿过麦田的年轻情侣,到相濡以沫的老年伴侣。不同年龄的人们都能在这三幅墙绘中找到共鸣,天祥巷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情侣前来拍照打卡、散步休闲,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

“小巷很漂亮,在这里走一走、拍拍照,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附近上班、中午休息时间常来天祥巷散步的叶勇说。

“迄今为止,大家都觉得墙绘的主题选择很成功。但一开始,关于墙绘的主题还有不小争议。”承担了这条小巷墙绘及整体形象营造的“760艺术”团队负责人蔡照珑告诉记者。

“从4月份知道天祥巷要进行整体营造开始,我们就着手征求居民意见,这条巷子到底要体现什么样的风貌,什么样的主题才能反映我们的小巷文化?7个院落都通过茶馆夜话等方式进行了意见征集,并成立了由各院落长组成的审议组。”城西社区党委书记潘雪川说。

一个星期过去了,潘雪川将7个院落的建议都收集起来,“有人建议天祥巷以孝道文化作为主题;有人建议在墙上绘制美食地图,让大家对新津城区有哪些美食一目了然。这些建议都还挺有道理,但其中有一个主题最令审议组成员眼前一亮……”潘雪川说。

原来,这个令大家眼前一亮的主题是“爱情小巷”。建议者表示,巷子虽小,却有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比如,小巷中有一对夫妇,妻子罗凌云因车祸双腿瘫痪,丈夫林飞日复一日精心照料,不离不弃;80多岁的曹必文大爷,老伴瘫痪在床10年了,在他精心照料下,老伴现在已能借助拐杖行走……由于故事太动人,最终,“爱情小巷”力压其他主题胜出。

“这些平淡生活中的爱情故事,背后是可贵的人间真情,最能代表小巷文化。”蔡照珑说。在风貌营造的过程中,各个院落的居民也捐出自家闲置的单车、油桶,在艺术团队的发挥下,成为美化小巷的微景观。

美化小巷阳台 互动交流带动更多人养花

天祥巷的墙绘和微景观的营造在6月初告一段落,然而,这只是小巷营造的第一步。接下来,开始对小巷两侧立面的阳台进行美化。

天祥巷中,面向巷子的有600多个阳台。城西社区决定首批购买400株三角梅,由社区居民认领。6月5日,这批三角梅被送到各个小区门口,由居民自愿签订承诺书,将三角梅领回家。

然而,三角梅入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两三天后,城西社区党委书记潘雪川站在巷子里,抬头朝两侧的阳台一看,“本以为大多数阳台都摆上了花,结果一看,有花的阳台稀稀拉拉,一数,在阳台上的三角梅只有一百来盆。”

送出去400盆,摆出来的只有100来盆,这是怎么回事?

经过调查,潘雪川发现,许多居民并没有把领到的三角梅搬回家,而是顺手放在小区院落的花坛里。

“哪些居民领了花,我们都有名单,上门一问,人家说,‘我们没有在阳台上养花的习惯’。”潘雪川很无奈。

于是潘雪川一家一家做工作,就这样,那些被随手丢在花坛里的三角梅回到了阳台上。社区干部又去买了蓝雪花、满天星、海棠花等盆花,给居民更多选择。

社区干部动手帮助居民清除阳台上的杂物,摆上花盆后,一个个阳台显得美观起来。“目前90%的阳台上有花,从巷子下面看上去还是挺美观的。”潘雪川说,“对于那些始终拒绝在阳台上养花的居民,我们也予以尊重。营造最美阳台是靠自愿,不是靠强迫。”

“现在刚刚把花摆上去,效果看起来还行。难的是长久地维护。”于是,社区为大家请来园艺老师,举办“社区营造主题植物沙龙”,教大家怎么在阳台上养花。天祥巷的居民建了个微信群,每天老师会在群里发养花知识。居民们也在群里开展“晒阳台”活动,把自家阳台上漂亮的花卉拍下来发到群里。

住在天祥巷13号院的廖阿姨说,“我以前也在阳台上养过花,但总养不好。”而现在社区请来老师,又营造了阳台养花的氛围,廖阿姨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看到那些漂亮的阳台,真是羡慕。”她现在经常在微信群里请教园艺老师和擅长养花的邻居,大家在群里交流养花的心得体会,喜欢养花的人越来越多了。

方便小巷通行 表决取消占道的停车位

在天祥巷,困扰居民多年的还有巷子里设置停车位的问题。十年前,为了给附近的图腾商圈配套,在巷子里划了停车位,来这里停车的大都是前来逛商场的市民。本就不宽的巷子,停上车之后变得更窄了。近年来,居民多次通过院落会、留言等方式向社区反映问题,而天祥巷的打造让居民的心愿变得更为迫切。

“现在巷子打造得这么漂亮,希望下一步把停车位也取消了,这样大家在巷子里散步、闲逛时才更舒服。”

6月上旬,天祥巷的墙面彩绘和景观营造基本结束后,小区居民代表找到社区两委和五津街道反映诉求。

“居民诉求强烈,我们该采取何种方式来应对?这给街道和社区提出了新问题。”五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梁敏超说。

6月下旬,城西社区专门针对天祥巷停车位一事进行民意调查,将354份问卷发放入户。问卷调查的结果是:主张取消停车位的有351份,主张保留停车位的只有3份。

“按照居民协商议事规则,尊重大多数群众意见,社区分别向城投公司、交警大队、五津街道办等提交了取消停车位的申请。”城西社区党委书记潘雪川告诉记者。

7月初,新津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正式批准取消天祥巷停车位。7月2日,交警大队派人将天祥巷的停车线“擦掉”。“我们这些居民看到这一幕都非常高兴。”天祥巷居民、老党员廖君难掩话语中的兴奋,“停车位的事终于解决了!更重要的是,这是通过我们大家一起表决来达成的。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我们是这条巷子的主人。”

潘雪川告诉记者,通过这件事,社区积累了“自下而上的问需+协商议事”的经验,以后在回应群众诉求、解决问题方面会更加“有章可循”。

同时,为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社区主动作为,开展调查走访,统计周边可提供错时停车的车位,并向市民公布,提升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也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记者观察 公园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

回答好公园城市的时代命题,需要集聚全民智慧、凝结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突出以人为本、为人营城,建立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新机制,让更多群众智慧充分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等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新津天祥巷从一条普通小巷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其营造过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充分融入了群众智慧,体现了“公园城市人人建”这一内核。

小巷是组成公园城市的微观单元,也是彰显公园城市生态、美学、经济、人文、生活多元价值的具体而微者。相信群众的智慧,让居民自己选择小巷主题,令小巷有了生动无比的“精气神”;居民在阳台美化的过程中,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伴随的是生活美学的普及和提升;而通过居民表决取消停车位,更让居民享受到民生福祉……在天祥巷变美的过程中,居民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可以说,他们接受了一次公园城市的洗礼,对于公园城市建设的“共建共治共享”有了切身体会,也积累了基层治理的新经验,并在探索建立新机制。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朱书婉

责任编辑:任克非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