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在成都颁出 九位实力派青年作家登上领奖台

来源:看度新闻 2020年09月05日 16:12

丹桂飘香,金风玉露,文学迎来了丰收的季节。9月5日,“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现场,揭晓了本届华语青年作家奖。

来自全国各地的9位青年作家,走上领奖台,分享文学果实的喜悦。本届华语青年作家奖设中篇小说奖主奖1名,由班宇的《双河》获得。提名奖2名,由常小琥的《长夜行》、孙频的《鲛在水中央》获得;短篇小说奖主奖1名,由文珍的《刺猬,刺猬》获得。提名奖2名,由陈鹏的《我和马原在洞庭湖底》、李宏伟的《沙鲸》获得;非虚构作品奖主奖1名,由顾湘的《赵桥村》获得。提名奖2名,由郭爽的《我愿意学习发抖》、彤子的《生活在高处——建筑工地上的女人们》获得。主奖各奖5万元,提名奖各奖2万元。总奖金共27万。

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于2020年1月19日启动,面向海内外华语作家征稿。通过杂志社、出版社推荐,作者自荐以及提名评委提名的征稿方式,共收到374篇(部)文学作品。

8月19日,经过评委会认真审读评选而出的候选作品17篇(部)名单出炉:包括中、短篇小说各6篇(部),非虚构作品5篇(部)。最终由评审团评出9部获奖作品。九位获奖作家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从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出过去一年华语文学创作的繁荣景象。这些获奖作品或表现社会现实,或探究人性幽微,无论从审美层面还是小说技术层面来说,都充分展示了青年一代作家们的创作实力。

文学奖项的高质量评选,离不开专业的评审。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的专业评委团,延续一贯强大的阵容。提名评委有《散文选刊》主编葛一敏、《十月》副主编宗永平、《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副主编师力斌、《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长江文艺·好小说》副主编喻向午、《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新华文摘》文学编辑梁彬、《青年作家》执行主编熊焱、《青年作家》副主编卢一萍担任。终评委则由《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小说选刊》主编徐坤,《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担任。

2015年,为助推更多的文学新人走上文学大家之路,锐意打造比肩日本“芥川文学奖”的纯文学奖项,华语青年作家奖在成都设立。该奖项填补了目前国内缺乏有影响力和含金量、专门针对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文学奖项的历史空白。经过5年的洗礼,华语青年作家奖规格逐年升级,影响日益扩大,如今该奖项已经成为国内文学界有口皆碑的重要文学奖项。先后推出了王小王、双雪涛、石一枫、肖江虹、黄灯、张楚、田耳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

从首届至今,《人民文学》主编、资深文学批评家施战军已经担任了华语青年作家奖的五届评委,对于这个散发着青春和先锋气息的纯文学奖项,施战军给予真诚的点赞:“这是一个很有标志性的奖项。不管是奖项设置还是媒体宣传,都做得很专业很到位。那么,它在业界正产生着越来越好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它的价值和意义,也正慢慢清晰体现出来。在我看来,这个文学奖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格外看中创作的锐气。无论是小说,还是非虚构,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选择。此外,还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这个奖是在成都设立的,但是视野完全做到了全国范围,甚至能涵盖到更广范围内的华语写作。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快餐文化和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一个严肃的纯文学奖,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施战军认为,“正是在融媒体时代,严肃文学刊物对文学品质进行高标准的把关,显得格外重要。严肃文学的写作,也更需要精神和物质的鼓励。来自一个有价值的文学奖项的鼓励,最能给一代年轻人创作上的信心。在一个青年作家的创作初期,给予鼓励,能帮助其后续发力,相当于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所以这个奖具有很强的建设性。”施战军说,“当下年轻创作群体很庞大,各自也有不同的创作趋向。一个奖项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面面俱到,但是可以在尽可能扩大广角镜头的前提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标识。华语青年作家奖做到了这一点。”(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看度记者:陈路

版面编辑:陈轻语

责任编辑:何静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