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新闻联播》头条!龙泉驿这个90后小伙做了啥?

来源:见证龙泉驿 2020年10月12日 18:33
龙泉驿对口支援驻村队员

登上《新闻联播》头条啦!

10月11日晚

央视《新闻联播》刊播了

《起而行之 不辱使命 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奋斗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的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全体学员和广大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认为,总书记所要求的提高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宝贵指引和明确任务,必将激励大家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在11日的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龙泉驿区对口支援甘孜县工作队驻村队员熊正茂道出了他的学习感悟和心得:“年轻干部要提高改革攻坚的能力,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要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具体到我们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工作,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尤其需要改革攻坚的魄力、勇气和能力。我们也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精准聚焦问题,善于谋新求变,助力实现全面小康。”

今天

小编就带大家

走近龙泉驿区对口支援甘孜县工作队

驻村队员熊正茂身边

听听他的故事

熊正茂,90后年轻干部,2017年进入成都市龙泉驿区融媒体中心工作,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接到重任,到距离成都几百公里的甘孜县开展扶贫工作,是此次驻村工作队里最年轻的驻村队员。

从龙泉驿的工作人员到甘孜县驻村工作队队员,从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到集边远、高寒、交通欠发达等问题于一体的贫困县,身份的转换,环境的改变,岗位的轮换,特别是如今两年的驻村对口支援工作经历,让他对组织赋予驻村干部的责任、使命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基层一线是干部增长见识、了解国情的大课堂,是磨砺才干、积累经验的练兵场,也是淬炼意志、砥砺作风的磨刀石。一定要到基层,到急难险重的地方去才能让自己得到历练和成长。”这是熊正茂成为一名驻村队员以来最深切的感受。

来到甘孜县,熊正茂被分配到了甘孜镇绒岔六村,到岗后他便将村情民意调查作为进村的第一项工作。他根据实际需要,以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过各种方式对绒岔六村进行了全面详实的了解,同时还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会议,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研讨村里的发展情况。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他与村干部一起共商发展大计,积极帮助该村制定发展规划。

驻村两年来,熊正茂走访了全村8户贫困户和59户非贫困户,跟踪了解每户群众每月的经济收入情况、人员变化;持续开展政策宣传,逐户逐人宣传讲解脱贫攻坚政策、惠民政策、资金发放、安全生产等知识;认真整理档案资料,填写完善驻村工作日志、贫困户基本档案,协助完成“一卡通”资料填报、国家扶贫系统信息完善等工作。此外,他还积极帮助群众进行医疗报销手续、户籍手续、医保养老保险交费的办理等工作,结合自身专业,完成拍摄村容村貌宣传图片,制作宣传展板等宣传工作。

目前,绒岔六村通村道路、通信信号、党员活动室、输电线路、安全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等指标均已达标。

“去年,我已经见证了咱们村顺利脱贫摘帽,如今我最期待的就是全村不返贫,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辜负组织、群众对我的期望。”熊正茂说,经历了这场脱贫攻坚战,感觉自己思想上正慢慢成熟起来。

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使命

在脱贫攻坚这张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面前

像熊正茂这样的年轻驻村干部们

正以昂扬的斗志书写青春华章

用青春践行使命

在脱贫攻坚战中交出“青年答卷”

延伸阅读:

龙泉驿区坚持把对口支援甘孜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精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坚持“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机制建设为核心、以民生事业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智力援助为支撑、以全域结对为保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33亿元、争取社会资金3.4亿元,援建项目160个,选派对口支援干部人才500余人,交流、培训甘孜县本地干部和技术人才1万余人,全力推进对口援助工作落地落实,为甘孜县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00年到2019年,甘孜县地区生产总值从7716万元跃升至119800万元,财政收入从274万元跃升到7437万元,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684元跃升到12461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64%,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24个百分点,促进甘孜县129个贫困村退出,3265户、15269人脱贫。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何佳昕

责任编辑:任克非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