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荒地变“共享菜园” 在社区中遇见田园乡愁

来源:水城新津 2020年10月16日 17:30

共享单车

共享雨伞

共享充电宝

……

共享经济影响着市民的生活

当“共享”遇上“社区”

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新津花桥街道和花源街道就利用荒地

打造了共享菜园

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

花源:闲置荒地变菜地

菜园子取名“心田”,是因为心田二字组合起来是思念的思,这也表达群众对故土的思念之意。

芹菜、莴笋、生姜、薄荷

枸杞、迷迭香、金银花、黄花菜

……

花源街道牧马山社区旁的新菜园子

承载着居民们的心血

花源街道牧马社区是拆迁安置小区,紧邻地铁10号线新津站,在社区仅不足100米距离,原本有一个绿地,但是由于多年来一直疏于管理,杂草丛生。

“社区有一次组织居民议事,请大家伙一起来商量商量,这片荒废的空地,大家是想建个可供休憩的凉亭,还是建个微景观?是种点花?还是铺个草坪?”牧马山社区负责人说,社区提出的种种建议,居民们似乎都不太满意。最终,大家提出,能不能开辟块菜地,让大家在家门口种菜呢?

很快,社区便请人专门把绿地重新进行平整,并一纸通知贴在了小区的显眼位置,欢迎居民积极报名参与种菜,让人没想到的是,社区居民纷纷踊跃报名。种菜之余,居民们还时不时开个会,讨论近期菜园动态,交流农耕经验,让大家都能从中受益。



现在,在居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块菜园又开辟出了“食药同源”区域,搭配种植有金银花、金丝黄菊、药用玫瑰等食用、药用植物15种,菜园子里所有的蔬菜和药用植物,居民均可享用,通过劳作、采摘、参与社区劳动等积分方式,即可享受劳动成果。

“不仅如此,共享菜园只是我们目前在建项目的一部分,同时还有‘桃李橙柿’果园、农夫集市、共享乐园、可食地景、健身活动场地等项目,不仅满足当地居民需求,而且外地游客还可以带上家人或朋友一起体验采摘、赏景、休闲,品尝新鲜果蔬,切实体会回归自然的惬意和畅快。”牧山社区负责人介绍道。

花源的居民们积极行动打造着自己的菜园子

花桥的居民也开始了行动

↓↓↓

花桥:课堂走进菜园子

《国语》中说道:“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因此,菜园取名“劳思耕乐园”,旨在通过政府与学校共同建设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基地。

挺拔的香葱、翠绿的薄荷、红艳欲滴的草莓

一人多高的甘蔗……

连日来,新津区第三小学和桥津幼儿园的师生们

纷纷来到劳思耕乐园体验农耕生活

认领地块,亲手栽下爱的种子

这块菜地面积约2200㎡,紧邻学校新津区第三小学和桥津幼儿园,地势平坦,布局了主入口、一米菜园、螺旋花园、景观花景、活动草坪、环形香草园、工具屋、立体种植多肉区、堆肥箱、育苗温室、可实地景、生态蓄水池等多个场景。为幼儿园、小学提供开展校园生态教育、农耕教育、食育教育的公共共享空间,把教育的课堂从教室搬到田园,为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提供有利条件。

自从有了菜园子,学校便充分利用菜园资源,与各门课程紧密结合。“同学们,你们知道萝卜是怎么腌制的吗?”近日,新津三小的学生便在这里上起了科学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自然课和社会实践课的时候,我就带着学生们到菜园里走一走,不仅可以看看绿色环境舒缓心情,还能带他们认识菜园里的蔬菜瓜果,增长知识。”新津区第三小学王老师说,因为有了这个菜园,学校课外活动也多了不少,大家时常一起种菜、制作绿色肥料、去观察蔬菜成长过程……这个菜园为学生课程增添了不一样的乐趣。



对于把课堂搬进菜园的好处,学生小杰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了,但是自从老师把课堂搬到菜园里,在这里排课本剧、看植物、玩游戏,自己感觉下笔顺畅多了。

“目前,学校在校内专设了‘红领巾种植园’,并依托‘劳思耕乐园’开展常态劳动课程,通过不定期开展‘小厨艺大赛’‘小农人成果风采’‘我的空间我打理’等活动,积极拓展正和区域劳动教育资源,构建人人参与的联动教育体系。”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共建共享中走进自然,而且更能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公园城市的内涵与形态,共同营造教育与生态耦合的新场景,携手推进公园城市价值表达。

从曾经的垃圾乱堆,杂草丛生

到如今的庭院整洁,瓜果飘香

“共享菜园”营造了

“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

让公园城市处处可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乡愁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叶升芃

责任编辑:任克非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