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茶染:妙笔生花 让美行走在“布里行间”

来源:遇见都江堰 2020年10月19日 17:36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之前只知道品茶亦可修心,茶水可以使人彻悟禅意。



摄影|刘振华

殊不知,修剪掉的老茶树枝干、喝过的茶叶晾干之后经熬煮,其汁液可用来染棉麻、棉丝制品,染出的衣裙、围巾呈淡淡茶色。



青城茶染

青城茶染制作被列入都江堰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冠以青城二字,听来似有一股清幽之气,于是我们循着茶香,去青城山下探索这项传统技艺。



在青城山镇大观雅楠缘金丝楠乌木艺术馆,我们见到了青城茶染传统技艺传承人——朱睿。她着一件茶色棉丝裙,淡雅清逸中尽显端庄典雅、气质温婉。



在一杯红茶的氤氲中,朱睿说起自己传承茶染技艺。2017年,朱睿毅然放弃了成都红火的生意,回到青城山脚下打造乌木艺术馆,旨在守住传统手艺、留住文化的根与魂。



艺术馆建好后,朱睿每个月都会开展相应的博物馆主题日活动,并对茶染技艺追根溯源。

都江堰市因堰而名,因水而兴。作为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润泽沃野千里,不仅是天府之源,更是成都市三大茶叶重点产区之一,在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茶文化独尊其席。



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天府之国、富饶了成都平原,成都的休闲文化应运而生,而喝茶就是这份休闲文化的代表之一。



摄影|王进

茶文化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相应地,随之衍生的还有茶染技艺。用茶水浸染过的蚊帐,有很强的驱蚊功能,小时候为驱蚊,都江堰人会和着老茶杆熬制成水用来染蚊帐。而今,它已经成为一项技艺,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如何利用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并将之“活化”,朱睿反复思考后,开始钻研茶染工艺。从选材、熬制、浸染,再到漂洗,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和两年时间的沉淀,2020年这项技艺成功申报市级非遗。



之所以取名为青城茶染,一则是为茶叶均采自青城山下,二是为了借借道教文化圣地青城山的名气,希望茶染技艺能被更多人知晓和喜爱。

熬制茶汁,是个慢功夫。前一天晚上,就要将晾晒干的茶叶、茶梗装在特制的茶包里浸泡,一早就开始熬制,非要熬三四个小时不可。



茶染是草木染的一种,故很挑布料,非棉织品、丝织品不可,且不同棉织品的着色都不一样。

取一块普通的棉布,先将其在水里脱浆,在反复揉、搓、拧的过程中,让棉布的调性逐渐变得柔软。

印染的最大魅力在于,根据所扎图案、缠线疏密的不同,出来的每件成品都不一样,有着最后一刻才能揭晓谜底的惊艳。



根据自己想要的图案裁剪产品,用线缠绕紧致,反复这样,在棉布上扎出很多“揪揪”,最后查看茶汤颜色,舀起的茶汤呈红褐色,便可以浸染了。



将扎好的棉布放入锅中时,热气腾腾的茶香氤氲鼻尖。茶染属于热染,为了保持均匀着色,还需不断翻动。看棉布在茶色里翻滚,每一条纤维都浸润得透透的,颜色由浅到深。



半小时后将其捞出,挤压完汁液,在清水中漂洗。一大缸清水,也被晕染成淡淡茶色。拆线抖开,惊喜浮现,一朵朵花在棉布上逐渐绽放,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我们要接纳独一无二的自己一样。



将印染好的棉布、围巾晾晒到竹竿上,它们随风飘逸,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深浅晕渲的图案雅致不失活泼,还有着手工印染的浪漫。

申请非遗只是第一步,如何传扬非遗文化,让它不至于束之高阁而是走入市场,把文化演绎成文创产品,更是关键。

文化产业是一辈子的事情,不管是哪辈人,都应坚守我们的匠人精神,守护好这些传承。守住文化的根与魂。





地址: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大观利民巷高尔夫大街一号

咨询电话:87181787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朱书婉

责任编辑:谢敏珊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