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与产业,就这样牵手在一起

来源:天府发布 2021年02月15日 17:22

蓝天碧水青山是天府新区鲜明的城市“底色”,山水绿脉在这里自然延伸。《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为绿色发展作了明确的指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生态价值导向,探索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并且具体到生态增值、生态赋能、绿色低碳三个维度。

天府新区秉持着公园城市的理念,经济发展与生态绿色齐头并进,各大产业的发展也在以绿色为主题建设,致力于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耀眼的底色。

今天,天府发布推出“从首提地到先行区——天府新区的时代答卷”系列报道的第三篇,《公园与产业,就这样牵手在一起》。

生态资产持续增值

↑国家农业科技中心项目,来源:成都天投

推动生态资源价值核算,建立运营反哺维护机制,促进生态资产持续增值。鹿溪智谷就打造了一个样板。

它是典型的生态绿道,依山傍水,建设过程中不仅全面保护了现有自然山体、鹿溪古河等,形成了“山水林田路湖”的生态格局。

同时,沿水发展、拥绿发展,沿线结合区域产业定位布置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海康威视等重大项目。

在智谷绿道,科技感处处可见,掌上智谷绿道“智能机大屏显示终端和智谷绿道APP”,可以通过“人机语音交互”的方式,为你提供景点介绍、信息查询、虚拟导览、交通指引、游戏互动、运动预约等多种体验。

鹿溪智谷天然资源提供了绿色产业距离发展的良好环境,而高科技、绿色企业入驻,又反哺给“山水林田路湖”,让她们持续发展、持续增值。双方互相赋能,为公园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运行机制。

绿道是天府新区绿道建设的一个缩影。

天府新区坚持“以绿色为基调、以共享为目标,为创新搭台、为协调助力、为开放添彩”的总体取向,依托优美的山水田林本底、多样的平原浅丘地形、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乡融合的组团式空间布局,按照“一谷两脊三廊四河”的绿道结构。

规划建设区域级绿道187公里、城区级绿道210公里、社区级绿道803公里,到2035年将形成全域1200公里三级绿道体系。

积聚创新要素 为生态赋能

在兴隆湖畔,一幢大楼外观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内在其实充满了“科技魔力”。这里是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所在,研究院今年年初刚被授予了“四川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致力于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打造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汇聚平台、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发展高地。

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实验室内,科技平台案件红绿光色不断交替闪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正在运作,仪器使用时需要高频电流产生磁场和科技火花时不时地迸发在眼前。

杨超博士2016年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来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他说:

“我们以四川省经济、环境、能源为中心战略任务,开展一系列如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学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工作,为四川省清洁能源发展与低碳转型提供高层次、战略性的学术研究。在能源系统分析及转型战略、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与战略、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助力四川省乃至国家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系统低碳转型。”

↑2020年5月20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一批支撑项目集中启动活动在天府新区举行。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是科技赋能重要的一个表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天府新区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主引擎,推动发展成都科学城的发展。去年5月,成都科学城,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第一批支撑项目集中启动,范围涵盖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超高速轨道交通领域、高能物理和天文学领域、空间光学领域、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等。

如今,成都科学城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其中汇聚了中科院系统单位13家,与农科院合作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落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交叉研究平台项目4个,引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38个,引育高新技术企业165家,初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体系。

未来,成都科学城将以“根本在科技”“灵魂在创新”“关键在策源”“支撑在生态”的战略为核心,打通储能、用能、释能、育能的创新动能循环链条,构建可持续、自生长的生态系统,产生带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全新能量。

推进绿色生产

在天府新区的地下,地下管廊在四面八方扩散开,一条条线路正沿着这些管廊向新区各地延伸。

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逃生口和监测系统。为保障城市运行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走进地下管廊工程雅州路段,一进门一块超级大屏前坐满了工作人员,正在实时监控着管廊中各个环节的运作,身后一望无际的管廊中,智能机器人与巡视员相互配合时刻关注着各条线路的运行情况并检修维护。

这一刻好似一只逐渐成型的生态巨龙,搭载着天府新区的生态发展之路不断向前。

“现如今在原有管廊的建设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集约、生态、弹性、智慧’的建设特色。”

行走在管廊中检查的天投集团地下管廊项目工作人员介绍,天府新区综合管廊以“功能复合、干支结合、系统成网、路廊一体”的建设思路,紧紧围绕着“集约利用地下空间、统筹布局、打造海绵城市,充分发挥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的建设理念,规划在2030年底建成总里程长达150公里的综合管廊,其总体布局为“四横三纵九片”。

就是这样,天府新区始终坚持生态场景与应用场景相互交融、相互贯通。积极创新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依托生态建设良好成效,打造一批新生态消费场景,依托技术试验场景和城市级应用场景释放企业发展机会,为企业高新技术成果和科技产品搭建测试、应用和展示平台。

版面编辑:朱书婉

责任编辑:李玲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