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幸福城市丨生态惠民 青山绿水蓝天保护怎么做?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2月18日 17:40

春节前夕,成都市“两会”上,“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审议,成为一项重要议程。2月18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召开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动员会上,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各专项推进组发布了详细计划以及各项工程未来五年的实施方案。这些计划将给成都人带来怎样的幸福美好生活?2021年成都又将有什么样的幸福变化,一起来看“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锦城蓝天”提升行动

一、减污

深化固定源治理

严格执行《成都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规定,推动全域锅炉达标排放。大力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木器涂料、车辆涂料、机械设备涂料、集装箱涂料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防护涂料等,在技术成熟的行业,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油墨和胶粘剂。

强化移动源治理

制定移动源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策略,完善在用汽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I/M制度)。划定移动源低排区,推动机场、货场、工矿企业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树立非道路移动机械零排放示范标杆企业。设立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禁行区,制定国Ⅳ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计划,对柴油货车提出分时分区通行要求,严格控制外地籍货运汽车在四环路以内区域行驶。进一步加大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到2025年,除应急运力外,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共享汽车、网约车等全部采用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5万辆以上。

加强城乡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扬尘、餐饮油烟污染、大气管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落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5%。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强化区域生态网络共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制定统一的生态保护标准,开展跨区域联合环境执法,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联合预报预警,完善重污染天气共同应对机制。协商解决跨界污染纠纷,开展区域联动合作,共同做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二、降碳

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

深化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编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能源、城市、碳汇、消费和制度体系,加快建设碳达峰与碳中和示范城市。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创建行动,不断完善“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构建碳普惠生态圈。

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深入实施全域减煤行动,控制燃料油消费,加快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严格高污染燃料使用。大力推进氢能、光伏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强数字能源、能源区块链、智能电网、储能等研发和运用,加快核电、锂电等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打造国家一流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实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建设国家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示范基地。

三、调结构

依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综合产业政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淘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鼓励电力、水泥、平板玻璃、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鼓励城市货运新能源车辆运输转变,基本实现四环内城市货运新能源替代(新能源货车不能替代的除外)。

“青山映城”提升行动

一、护山

开展全域自然生态受损情况排查,建立和完善生态修复项目库。加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开展龙门山、龙泉山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生态移民、工矿水电等项目退出后的废弃地,地震、滑坡、塌崩等地质灾区的生态修复。加强生态管护与重建,持续推进生态区增绿行动,因地制宜实施“补植补造”,恢复裸地、荒地的林草植被。加快开展环城生态区、城市生态绿隔区生态修复等综合项目。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推进龙泉山千湖万塘工程建设、都江堰精华灌区保护与修复。

二、增林

推进实施龙泉山生态提升、龙门山生态修复、“东部森林”、沱江生态轴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与修复,推进环城生态区、二绕生态环生态廊道建设,优化岷江、沱江水系网,完善白鹤滩湿地、湔江湿地、环城生态区湿地等湿地网络体系,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生态安全格局,筑牢“两山两江”生态安全屏障。到2025年,龙门山修复大熊猫栖息地30万亩、龙泉山增绿增景25万亩,建设“东部森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

三、强生态

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体系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管理制度,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创新古树名木管理机制。推进开发濒危物种繁育、恢复和保护技术,建立外来物种管理信息平台,制定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措施和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天府蓝网”建设行动

一、强化水资源支撑

落实节水优先方针

制定成都市节水行动2025,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耗。激发市场活力,强化用水过程监管,有序扩大节水载体建设范围,提高节水载体建设质量。以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集约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力争到2025年所有县域建成节水型社会。

加强水资源利用

印发《成都市主要河流生态环境水量保障方案》,确保金马河、沱江干流、江安河、府河等主要河流的控制断面生态基流保障率不低于90%,切实保障生态流量。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推进再生水补充中小河道、生态湿地和市政、绿化用水。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和园区,探索到2025年在高新区建成1-2个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鼓励渔业养殖尾水循环利用。严格取用水管理,全面摸清取水口现状,逐步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取水口计量设施全覆盖。全面推行取水许可电子证照,逐步建立取水口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完成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建立地下水管控指标体系。

推进水源工程建设

积极推动“引大济岷”、毗河二期、长征渠省级重点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李家岩水库及配套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成都市第三水源三坝水库,规划建设久隆水库、羊毛沟水库、新合水库扩建、赵家水库、踏水水库、三岔湖水库扩容等一批“东进”区域的重要水源工程,筹备建设杨溪湖水库、东安湖、桃花湖水库、郑家水库、白鹿湖水库等小型水库,规划彭州市东林寺水库,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常态化。

保障饮用水安全

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问题“动态”清零。加快饮用水水源应急防护设施建设。完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定期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强化饮用水水源、出厂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

二、强化水净化提升

全面实施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

推动出台《成都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进一步理顺排水户、市政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到环境水体的各主体间关系。在“5+1”区域全面推行供排净治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排水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全面完成绕城内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完成城市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建立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加快构建智慧排水管理系统。加快推进绕城内市政管网重大病害治理,有序推动排水户管网排查治理工作。建成锦江截污干管和锦江截污管涵工程。

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

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体系,实施生活污水污泥分片区处置,继续推进全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置项目建设,新增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污泥干化及协同焚烧处置项目300吨/日、成都市第一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厂三期项目800吨/日。开展生活污水污泥土地利用试点项目建设工作,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探索新路径。

地下水污染防治

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实现对人口密集和重点工业园区、地下水重点监管单位、重要水源等地区的有效监测。2025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建设。以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工业园区、加油站及油库等排污单位、再生水灌溉区等为重点,逐步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评估、风险防控和修复。

三、强化水生态治理

实施锦江流域水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工程

通过持续控源截污、开展河道治理等方式,多举并行,持续改善锦江流域水生态质量,确保黄龙溪国考断面持续达标,巩固“示范河湖”建设成果。改造、新建锦江闸坝,延长锦江通航里程;拓展锦江滨水空间,开展示范建设;梳理中心城区水系状况,编制水系提升方案,有序恢复城区水系脉络,力争将锦江建设为“幸福河湖”。

推进小流域水生态治理工程

按照小流域单元治理思路,建成九道堰示范段项目,逐步推进金堂杨溪湖、新都西江河、青白江绣川河、东部新区赤水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谋划水生态价值转换,持续改善沱江各小流域水生态综合环境。

强化河湖管理工作

持续开展清“四乱”和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确保清“四乱”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完善河湖划界,利用划界成果,强化河湖岸线管控。

推进水文化建设

完成《都江堰灌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编制,开展水文化遗产普查及潜力评价等相关工作,探索研究成都市水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编制成都市水文化建设指南。加快构建水文化高端智库,组建成都市水文化研究会。加快推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建设水文化博物馆、水利工程陈列馆、水文化科普园等水情教育基地,形成标志性水文化构筑物。

“天府净土”巩固行动

一、加强耕地质量保护

利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数据,实施耕地分类管控,优化种植结构,确保农产品安全。深化土壤详查成果运用,推进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完善超标粮食收购处置机制和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行动。建立优先保护耕地措施清单和周边禁入产业清单,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治理农田“白色污染”,严格农用地灌溉用水管理。

二、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

健全建设用地管理、准入、退出等流程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动监管机制,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隐患排查和整治,完善工业园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对拟改变用途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地块开展调查和风险评估,适时更新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动态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有序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监管,防止新增污染。

三、推动建设无废城市

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规范危险废物经营环境,到2025年,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危险废物完善收处体系。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推进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创新和市级可回收物交易平台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35%以上,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完成大林环保发电厂、青羊区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成都市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项目、成都高新区固体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项目、成都危废处置中心(三期)项目、成都市简阳危废处置项目(含医疗废物处置)等项目建设。

“五绿润城”提升行动

一、建公园

结合城市功能区域定位,合理规划建设儿童公园、健身公园、纪念公园等特色主题公园,推进“熊猫之都”、天府动物园、空港中央公园等重点公园建设,加快打造公园街区、公园社区、公园小区。

二、建绿道

推进天府绿道“结网成链”,以区域级绿道为骨架,城市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形成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丰富居民健康绿色活动的生态“绿脉”。对重要节点、景观加强绿道创意设计,打造一批高质量业态场景和网红点位、打卡圣地。增强市民绿道体验感,加快规划建设“回家的路”(上班的路),每年建成“回家的路”社区绿道1000条。

三、提风貌

聚焦优化城市形态,实现以“青山绿道蓝网”大尺度生态廊道和碧水景观体系控制都市无序蔓延,模糊主体功能区城市边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聚焦景观品质提升,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和“绿满蓉城、水润天府”生态提升行动,推进一环线和锦江公园子街巷改造提升,实施屋顶绿化、立体绿化与增花添彩行动,推动花园式特色街区、园林景观大道、市花市树增量提质,呈现花重锦官的锦绣盛景。

“宁静蓉城”降噪行动

一、强化噪声源头管控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依据标准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工业企业的防噪声距离,新建公路、铁路选线设计时应尽量避让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严格按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成都市交通设施沿线临街新建住宅噪声防护技术规定》等相关要求,临交通干道、工业企业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用地,强化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图管理,落实新建住宅建筑隔声情况公示制度,并与企业信用评价挂钩。依法开展规划和项目环评,强化噪声管控环评要求,并根据需要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二、开展噪声分类治理

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监督管理

完善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制度,加强夜间施工监督管理,实行绿色文明施工;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执法检查,建立建筑施工噪声投诉、违法处罚的定期通报和信用扣分制度,健全闭环管理机制;出台各类建筑施工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建设单位施工流程,开展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先进经验推广,鼓励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推进建筑施工工地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建立施工单位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交流机制;制定敏感区域的噪声治理方案,有效控制建筑施工噪声投诉,使区域内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有所缓解。

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严格管理城市市区公共场所和家庭室内娱乐、聚会、集会、体育锻炼及饲养动物、住宅室内装修等活动产生的噪声,严格查处商业经营活动及文化娱乐场所边界噪声超标排放、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音响装置等行为,减少社会生活噪声扰民;推动物业参与声环境管理,探索建立小区居民自动管理噪声制度,开展“安静小区”试点,促进城市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中高考等特殊时段的绿色护考工作。

强化交通噪声污染整治

结合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强化科技手段应用,科学划定禁鸣区域、路段和时段,在敏感路段安装机动车违禁鸣笛自动抓拍设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开展道路和敏感建筑物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加强道路维护、保养,开展声屏障或隔声窗点位应用示范试点和低噪声路面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

严格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对实施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者排放工业噪声的行为,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禁止高噪声污染项目进入工业园区,严格查处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超标扰民行为,实现敏感区内工业企业噪声排放全面达标。

三、提升噪声监管能力

科学设置噪声监测点位,建立噪声自动监测网络,按时发布声环境质量状况;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数智噪声”管理系统;开展振动控制技术、低噪声技术和噪声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提升噪声污染防治科学化水平;加强噪声管理培训和人才储备,提高噪声管理能力。

编辑:朱书婉

版面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张强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