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陈德智:跨越生命和死亡,追寻真相和希望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3月08日 14:48

“一件尘封了9年的带血棉衣,衣服腹部、胸部有5个刀口,致命伤源自胸部一刀,直接刺穿肝脏……” 

2020年3月,一份来自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大邑县局物证保全室的未破命案物证摆在陈德智的实验室桌上,那是发生在2011年1月的一个命案,死者张某,59岁,被人杀害于工棚。

跨越9年的对话布下恢恢天网

陈德智是成都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刑事技术处法医、副处长。她长相清秀,身材偏瘦,在春熙路逛街时,看上去就是个涉世未深的学生,很难让人相信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已经从事法医工作14年了。 

2020年,在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中,刑警支队技术处汇同侦查部门对全市的命案积案进行了梳理,陈德智和法医室的骨干力量逐一对积案进行详细阅卷,带领DNA室加大工作力度,对未破案中的旧物证采用新的检测技术并进行综合研判,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充分发挥物证检验在犯罪嫌疑人锁定、尸源认定、案件串并等方面的作用,多次为侦查提供精准破案线索。 

带血的棉衣、被血浸透了半盒的香烟、死者体表提取的生物检材样本、还有一张张血腥的现场照片,经过时光的侵蚀,血迹早已发黑……陈德智闭上眼睛,尽量还原着9年前的那个凶案现场,脑中飞速思考:“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死者腹部首先被刺伤,他大声呼救,并随手捡起一块木头与凶手搏斗,在搏斗中身中5刀。” 

“搏斗中凶手是否受伤?如果受伤,这些血迹中,会不会有凶手的血迹,哪怕是一滴?” 

根据当时的走访,死者并未与人结仇,嫌疑人毫无线索,作案动机倾向谋财,看着这起尘封了9年的命案,陈德智仿佛在与死者对话。 

“谁杀了你?” 

“我不知道他是谁,我不认识他。” 

“你们搏斗时他受伤了吗?” 

“我不确定,与其说是在搏斗,还不如说我是在拼命地防卫。” 

……

陈德智睁开眼,开始细心地从证物各处提取血液样本,一边刮一边喃喃自语,又像是在告诉死者:“也许我能帮你找到答案,把你最后想说的话继续说完。” 

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新的技术手段,实验室结果显示,其中的一份血迹样本并非死者的DNA,很可能来源于嫌疑人。天网恢恢,嫌疑人逃逸9年后,逐渐露出了端倪,当成都警方在南方的一个工厂里找到正在打工的嫌疑人饶某时,他的眼神在惊讶中带着解脱。 

在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中,陈德智和同事通过DNA的数据直接破获案件23件,比中嫌疑人员尚在侦办中案件5件,比中抓获网逃人员5人,认定他杀被害未知名尸源2具。成功比中破获尘封长达10余年,甚至20多年的一批积案,协助内蒙古、山东、资阳、雅安等全国、全省多地警方破获了一批积案。全国清理未知名尸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经通过各类技术方法认定尸源204个。从警以来,她参与勘查各类刑事现场1000余个,主责勘验112件重特大命案现场和尸体检验。 

探寻绝望中的真相和希望

小时候,很多人都会憧憬着自己的理想,有要当科学家的,有要当解放军的,还有要当老师的。 

“我要当法医!”当这个念头从陈德智心里升起时,她自己都没想到她真的会有一天为成为一名法医而孤注一掷,高考的3个志愿栏上只有一个志愿——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法医专业。 

然而好事多磨,信心满满的陈德智在第一年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第二年的高考,陈德智如愿考入华西医学院就读法医专业。

“想做法医,是一种‘法医情结’,已经不确定究竟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纠结成这种情结了。也许所有的高中同学和老师都不曾忘记我当年填高考志愿时的孤注一掷,但是他们却不会知道我选择复读时的心情、巨大的压力和眼泪。回想中学时懵懂的梦想和憧憬,细数那些关于为梦想而经历的点点滴滴,竟然抱着枕头大哭不已……”法医日志,2007年10月25日。 

2007年毕业后,通过招考,陈德智成为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的一名法医民警。 

“死亡是什么?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一部分。”那一年,陈德智开启了她的法医生涯,经过长久的努力和憧憬,梦想终将照进现实,而迎接她法医生涯的第一课就是汶川大地震。 

那时的陈德智刚工作不久,她的家就在距离北川只有25公里的安县安昌镇。地震发生后,她虽然与家里失去了联系,却毅然踏上了前往灾区的路程,对于她而言,尽快确认死者身份,为遇难者寻找亲属是自己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入警不到半年的陈德智每天顶着30多度的高温,面戴口罩,身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认真查看和翻动每一具遗体,提取DNA样本,记录身高、年纪、性别、衣着特征、随身物品及个人体表标识,尤其是对高度腐败、膨胀变形的一些死者遗体的每一个细节,细致地记录、编号、拍照和归类存放。期间,她所在的检验组共检验遇难者66具,准确无误的检验数据,帮助许多群众找到和确认逝去的亲人遗体。 

其实,对陈德智来说,真正的考验并不是见过了太多的血腥场面,而是直抵人心的绝望。 

2008年12月11日,陈德智出现场的那次经历,很长时间成为她挥之不去的梦魇。自诩在汶川见过“大场面”的陈德智被一起吸毒者自杀的现场震惊不已,房间里到处是针头,墙上反差极大的色彩、恐怖的涂鸦和文字,还有自杀者抽搐扭曲的面部和肢体……这些场景很长一段时间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最隐秘地方的丑恶侵蚀了她很长时间,甚至让她一度消沉。 

师父老喻安慰她:“能坚持下去吗?现在改行还来得及,你不好说的话,我帮你给领导说说,调到其他部门或派出所应该问题不大。” 

陈德智一言不发,她没有回答师傅的话,却在不久后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她重新提起了装满防护服、手术工具以及各种检测药剂的工具箱。 

身材略显纤瘦的陈德智提着20多斤沉重的箱子看上去并不协调,但脚步却异常坚定。走出阴影的陈德智,翻开了自己法医生涯的新篇章。

成长,就是在你了解了残酷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每一具尸体都有自己的密码,一旦我们破解了,他就会说话。”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医,必须要不断积累现场经验,对谋杀,或者有谋杀嫌疑的尸体每个细节进行检验,破译密码,查明死因,为侦查员们提供破案线索。 

2009年1月8日下午,一具无名女尸出现在成都琉璃厂附近的一块拆迁空地上。陈德智仔细勘查现场发现,死者脖子上有指甲划过留下的血迹,两颊淤青,是被人捂住口鼻,窒息死亡。尸体周围没有血迹,此处并非第一凶案现场,女子是在其他地方被人杀害后抛尸于此。经进一步侦查,警方发现死者一直在琉璃厂附近从事卖淫活动,她肯定接触过许多人。正当案侦工作陷入瓶颈时,陈德智发现一滴隐藏在死者左手指间、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血迹成为该案的突破口,并最终抓住了嫌疑人。 

当年8月,一家短租房里,一女子倒悬在床尾处,屋内一片狼藉,陈德智根据女子脖子上明显的伤痕,判断女子是被人掐死,现场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在东郊殡仪馆内,陈德智对死者遗体进行了细致检查,发现女子握紧的左手掌心有一排模糊的圆珠笔字,隐约显示着“下辈子……还作钟某某的老婆……”民警最终通过该线索抓获了嫌疑人。 

“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份工作,但对于逝者家属而言却是一生的大事,虽然悲剧无法挽回,但我希望我们所做的工作能够给家属更多的慰藉。”逐渐成熟起来的陈德智,对法医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2014年7月,一男子在南门大桥意外坠落死亡,家属对于陈德智作出的溺水死亡检验结论不满,不断到分局上访要求民警找到真凶。陈德智反复给家属做工作,耐心讲解作出检验结论的依据。 

“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为人父母都不愿意看到子女发生这样的悲剧,但你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他虽然走了,但是他最后时刻也许还有什么话要对你们说,我是一名法医,如果可以转达的话,我想我可以帮着你们的孩子转达他的话,他希望你们保重自己,如果他的逝去毁了你们的生活,那他会更加内疚……”陈德智的爱人也是警察,平时工作繁忙,一次她抱着自己只有8个月大的孩子给死者家属做工作时,家属非常感动,上访事件得到最终化解。 

自己才是对手,成长是一生的主题   

“现在高校在国际生物物证领域、DNA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巨大,但与公安法医的日常实践工作需求却有些脱节。”2020年7月,陈德智被录取为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特种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开始致力于将法医具体工作与高校科研工作相结合的探索。 

这一年,在陈德智的带领下,技术处图像室申报“智能化心理测查综合应用平台”项目,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以市级公安机关作为承办单位申报的重点攻关任务项目、全国唯一的心理测试技术科研项目,获批公安部“双十计划”重点攻关任务。同时,她利用自身在川大华西读博的优势和四川大学法医学专业探索开展?“VR模拟现场”教学,推动校局合作的进一步发展。2020年9月17日,四川公安第六届基层技术革新比武大赛上,陈德智参与的?“VR虚拟现实训练与培训室项目”获得一等奖。 

“我参与过很多命案侦破工作,事实上命案可防,很多命案都是邻里矛盾,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通过推进社区治理重心下移,可以将很多命案扼杀在萌芽之中。”2018年,陈德智被选举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后,走访了包括成都市成华区和美社区在内的10多个社区,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党建引领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重心下移的建议》,建议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案件的发生,得到了四川省委组织部的回复,并针对其中的建议予以采纳。同时,她还对10多个街道和社区,对智慧小区的建设进行了解,整理出《关于加快数字四川建设的建议》,并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目前已被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受理。 

“成就感,对真相的执着追求,我愿意做福尔摩斯旁边的华生,虽然只是个背影,那也是不可或缺的唯一背影。”14年的法医生涯,陈德智用执着坚守诠释着对法医工作的炽爱,用对事业的不断追求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文中图片源于中国警察网)

看度记者:林铎

编辑:陈轻语

版面编辑:叶升芃 

责任编辑:雷启枝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