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宗清:听党话,是我从少年时代就怀揣的人生信条

来源:每日都江堰 2021年04月19日 15:28

老党员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部鲜活的党史,他们的每一帧红色记忆,都值得永远铭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85岁军休干部、老共产党员易宗清的初心故事。

听党话

在易宗清老人的家中,有一张他珍藏多年的奖状。“这张奖状是1957年,我选为总军械部的先进分子,进京参加代表会时发给我的奖状。也就是这次开会,我见到了毛主席。”对于当时只有21岁的易宗清来说,这次进京之旅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军校毕业第二年,就被评选为行业标兵,进京参会,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对易宗清来说,这是荣耀,更是梦圆时刻。“听党话,是我从少年时代就怀揣的人生信条。”

1951年,易宗清还在原灌县中学读中学,学校邀请到当时灌县的劳动模范骆成福、张青云来校作报告。当听到两位劳模到北京出席劳模大会时受到毛主席接见了,易宗清很是激动。“当时我们坐在台下就在想,见到毛主席了,太荣光了。我也暗暗下了决心,将来一定好好学习和工作,做出成绩,争取到北京去见毛主席。”这个愿望像一颗种子埋在了易宗清心里。17岁那年,因在校表现优异,易宗清被保送到军校深造。而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先后在北京第一炮兵技术学校、南京第三炮兵技术学校进行军事理论技术学习。在校期间,易宗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心中那个一生跟党走的信念也愈发坚定

跟党走

从军校毕业时,易宗清和同学们都面临分配问题。热血男儿,志在四方。大家怀揣的理想是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战斗,去奉献。“当时我也和同学们一样,写了一份决心书。表明自己要到边疆、到海岛、到朝鲜战场去的志愿。但分配结果出来时,是让我留校任教。虽然事与愿违,但我也没多想,只想的是干后勤也可以,总之,党叫我干啥,我就干啥。”少了轰轰烈烈,可始终怀揣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易宗清在后勤岗位上干得仍是热火朝天。在他看来,当好新兵学员的“大家长”也并非易事。

尽管当年的自己也只是个20出头的小伙儿,但肩上的责任感让易宗清在学员们面前更像是个父亲。每天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为学员进行课业辅导,让易宗清带出的学员素质在全校拔尖。而在生活上,易宗清更是事无巨细地为学员们操持着。让每一个学员安全顺利学有所成地走出校园就是他的目标。1976年,因表现优异,易宗清被调到石家庄军械学院训练部器材科当参谋。教学、科研、场地、教师、物资,大小事物他统统要管,甚至大伙儿不想管的事他也会揽下自己干。因此,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不管部长”。“不管就是说的没有我不管的事。因为每天下班后,我都会把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第二天还有哪些工作需要跟进的,我都会把它写在纸条上,然后放在帽子里,随时就记得把纸条拿出来,按顺序去解决。”在易宗清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回荡,“永远听党指挥、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感党恩

几十年来,但凡和易宗清打过交道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找到易宗清办事,必定是样样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凭借着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因为工作中那份朴实与甘于奉献,易宗清在自己坚守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样屡获殊荣。一辈子坚守在后勤岗位上的他荣立了5次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并受邀参加国庆观礼。“这张照片我记得是在怀仁堂的草坪那里拍的。毛主席他们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的,那这个站在最上面这一排的这个戴着军帽的就是我。这张照片对我来说也是十分珍贵。”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易宗清又拿起了纸笔,开始书写他与党并肩而行的岁月里发生的故事。

“想把我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也讲给更多人听。给年轻一代传递更多正能量。”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易宗清最大的感慨是,自己一生中的众多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是党把他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培养成为一名军事参谋。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这就是他用一生守住的那份初心。“我始终认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事。原因还在于,你要听党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真正地努力、用心,比别人花的时间多、流的汗水多,一定可以干出成绩来的。”

编辑:何雨蔚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谢敏珊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