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坛出新奇!天府“藏羌彝”:国家战略催生“高地艺术”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4月19日 14:19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往往是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主阵地。藏羌彝文化与天府文化,都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既有丰富的历史地域内涵,又有浓郁的人文特点,并与周边区域有着广泛而又活跃的交流。

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康藏核心区,是国家藏羌彝文化走廊中唯一包含藏、羌、彝三个民族聚集区的省份。藏羌彝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民族文化形态多样,在我国民族文化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和特殊价值。藏羌彝地区地理上位于横断山脉东段,地势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由第一台阶向第二台阶的过渡地带。这一地带地形地貌变化明显,有极高山峰,低海拔冰川,深切峡谷,湍急河流,高寒草原,溪沟清泉。绝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藏羌彝俗,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国家战略催生了“高地艺术”

历史应当记住第一批“吃螃蟹”的人。80~90年代初,在没有现在交通的情况下,川籍画家王敬恒(1928-2012)、彭林(1944-2012)、李金远(1945-)、童永全(1949-)、东方腾弘(1962-)开始奔赴藏羌彝。在他们各自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把藏羌彝地区的艺术发展赋予了新的力量,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新的视觉艺术和笔墨语言,把这一区域的自然地貌与人文风情表达到一个时代的高度,用艺术为国家战略代言,向世界传播,为世界绘画艺术增添了新看点,艺术也正在改变乡村。

王敬恒与中国山水艺术大师陈子庄亦师亦友,他的艺术思想、自身修养、创作格局受苏东坡和黄宾虹影响很大,同时对哲学、文学和美学有深入研究。在题材创作上,他打破了前人的“取材”。1983年他来到了藏羌高原,大自然的奇观让他“悟道”,成就了他的艺术之路。王敬恒进入20世纪中国美术馆收藏名录。他生前把自己100幅经典作品捐赠中国美术馆。王敬恒的艺术创作与学术贡献得到国内一线艺术理论家的公认,被誉为宋代以来“新中国士人画艺术大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的展览中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彭林艺术师承“百年巨匠”石鲁和中国山水画大师冯建吴,创作的藏、彝族地区风情艺术得到了“百年巨匠”李可染和“百年巨匠”关山月的肯定。人物创作形成东方艺术新符号。曾在成都、重庆、上海、南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彭林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并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国政府。

李金远师承中国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冯建吴,还得到“百年巨匠”李可染、“百年巨匠”石鲁先生的亲传,创作的藏羌彝风情艺术,在色彩、笔墨和构成上有突出性贡献,在国内和欧美学界引起反响,中国美术馆和空中客车等欧洲众多机构收藏。

童永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信仰的力量和工匠精神创作的当代系列雕刻艺术,是建国以来国家博物馆为四川艺术家提供唯一公共平台展览的人,时任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为其出版大型画册作序。国家博物馆接受了童永全艺术品的捐赠。2018年,童永全作品进入国际拍卖。

东方腾弘,四川博物院高级美术师,90年代末艺术创作聚焦少数民族地区,寻求艺术与生命的关系,找到了自己的语境,形成五大审美特征:一是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统一性;二是写实手法与象征手法的整合性;三是意境表达与色彩表达的完美性;四是绘画视觉语言表达的抒情性;五是中西绘画语言的相互转化性。东方腾弘“行僧”亮相2008奥运会。

王敬恒、彭林、李金远、童永全、东方腾弘以“神秘、梦幻、唯美”的表现形式,无论在艺术思想、个人修养、作品格局和材料运用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艺术,无论在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方面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现象。特别是就创作题材而言,海拔4000米以下,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石鲁等都有涉及与表现,而海拔4000米以上当数王敬恒、彭林、李金远、童永全、东方腾弘。他们无论创作的数量与题材的广度都是空前的,在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越是民族的越容易走向世界,藏羌彝地区是中国山水艺术的创作高地,当下与未来中国山水艺术的高峰必将在这一区域呈现。高原出高峰,高地艺术由此诞生,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

对王敬恒、彭林、李金远、童永全、东方腾弘艺术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收藏界也没有广泛关注与参与。但无论怎样,他们的艺术人生以几十年定力抒写的生动案例与经典作品对现实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国家“十二五”规划以来的艺术突破与创造进行再总结再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与文献价值。有学者认为,藏羌彝这一新的题材与表现关系到中国艺术传承与新发展,中国文化如何与世界交流,当代艺术创作如何转换成中国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的重大问题。

当下正是国家“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高质量的新发现对艺术创作也有新的要求与期盼,藏羌彝地区的新发展需要新艺术赋能和文脉的传承。艺术创作核心是人,十年难磨一剑,艺术的创作更需要有良好的“生态”做保障,这就是集创作、研究、传播、收藏、授权、转换和人才培育于一体的孵化机制,以造就更多的王敬恒、彭林、李金远、童永全式的艺术大家。

纵观历史,目前当代藏羌彝艺术或者说高地艺术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社会各界像聚焦高原旅游那样关心这一区域的艺术。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流动的文化,而旅游产业的大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大餐

近几年,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一些艺术驿站、艺术民宿悄然问世,艺术创作大军源源不断扎根乡村,艺术采风研学游或将促进这一地区艺术生产力的大发展,乡村面貌正在进行历史性的改变。美是心灵追求的符号,未来,他们将把中国的美丽带给世界!

画家们笔下的四川甘孜美景:



王敬恒作品



彭林作品



李金远作品

童永全作品

 

丹巴青年设计师蔡虹等活跃于少数民族地区用设计改变乡村,让人们看到雪山深处有人家。

丹巴已经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美丽乡村”



(天府文化人:草草)

编辑:何雨蔚

版面编辑:邓海燕

责任编辑:谢敏珊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