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历史再次推前!新津首次发现4500年前水稻田

来源:看度新闻 2021年06月07日 18:43

6月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考古人员发现宝墩时期疑似水稻田遗迹,目前该遗迹已经进入鉴定阶段,如果能够确定,这将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对了解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种植史具有重大意义。

位于成都新津的宝墩古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上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定居生活的地点。此次宝墩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考古人员在地面2米以下,找到一层水平地层,该地层从西北向东南发掘区外延伸,疑似水稻田遗迹。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介绍,“通过对遗迹的检测,发现这个水稻植硅体的数量非常地高,从生物指标上来讲已经基本可以认定为水稻田了。进一步证明了成都平原从4500年前也就是宝墩文化时期开始都已经开始定居农业,奠定了我们整个古蜀文明乃至我们整个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一个基础”

唐淼还介绍,宝墩古城修筑了内、外两重城墙,外城修筑年代晚于内城,但内外城同时使用过。如今看似平坦的城内区域,在宝墩文化时期地貌多样,台地与低洼区域交错分布,最大高差约5米,宝墩先民因地制宜,对城内各种的地貌采用不同的方式合理利用,例如城内地理位置最高的鼓墩子区域,可以称得上是宝墩古城内的“黄金地段”,在该区域分布有三座南北向的大型建筑,推测应为大型公共性建筑。鼓墩子区域既是宝墩古城的地理中心,很可能也是文化中心。

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宝墩文化的确认将成都平原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将成都平原正式纳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之中,填补了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的空白,也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找到了重要的线索。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已知宝墩文化分布于50余个遗址,其中就包括三星堆遗址。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以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以成都商业街船棺墓为代表的晚期蜀文化等考古成果已经逐渐勾勒出古蜀文明长达2000年的发展脉络。

看度记者:佘云耀

编辑:邓海燕

版面编辑:朱玲玉

责任编辑:何静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