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当好城市“啄木鸟” 既要专业也要美

来源:成都高新 2021年06月26日 21:27

开车在路上,行走在街上,别人看的是风景,市政人关注最多的却是各种城市设施:店面招牌是否审批合格?道路有没有损毁?路灯有没有坏?他们如同“啄木鸟”,“问诊把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面子”和“里子”。

今天的党员故事,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城市“啄木鸟”——2018年度“成都榜样·最美城管人”、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市政环卫处负责人白雨。

走过路和桥

喜见城市面貌有变

小时候,白雨经常听父母讲起外公那一辈人在抗美援朝中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他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憧憬向往,经过努力,他在大三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2012年来到成都高新区工作后,白雨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时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成都高新区市政部门负责道路桥梁管理的白雨,9年间见证了这里城市面貌的发展变化。“刚到高新区时,大源片区还有很多荒地,天府一至五街都只有零散建筑,道路美化更无从谈起。”

白雨回忆说,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召开,他第一次感受到市政工作带来的自豪和成就感。“当时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对芳草街和肖家河等一环路建筑外立面进行品质提升。看到面貌老旧的小区经过整修,发生改变,心里很是高兴。”

580多条道路、260多座桥梁……在成都高新区工作的9年里,白雨不仅对全区道路、桥梁的数据了如指掌,对其背后的故事更是如数家珍。

如今的“网红桥”五岔子大桥,曾是一座危桥。在新桥修建方案还未出台前,每到汛期,锦江水位增高,白雨都要胆战心惊地守在桥边。拆除老桥、修建新桥后,白雨既高兴于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安全,也专门独自上桥走了一趟,与那位守护多年的“老伙计”告别。

“人多、桥多,挨个去管,不现实。”白雨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都高新区就前瞻性地引入了第三方模式,桥梁管理走在全市前列。如今,高新区继续创新,在智慧化管理上又先人一步。“去年,高新区上线了城市桥梁健康专业监测系统,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桥梁最近一次检测情况。如果发现桥梁有什么问题,实时上传后,很快就能派专人进行维修。”

炖好“大杂烩”

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晴天一身汗,雨天往外跑。”市政工作涉及部门和场所众多,犹如一锅“大杂烩”: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时,市民并无明显感受,但一旦有问题,又容易立刻被人所关注,这决定了市政工作的琐碎与紧张。

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广告招牌最难监管。而所有广告招牌的设置批文,都需要从白雨手上经过,来不得半点马虎。

一次到上海考察时,白雨发现当地建筑看上去很是清爽。一方面,楼顶天际线以上没有任何招牌,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店招,街面广告招牌的字体也没有一味追求大和花哨。

回到成都后,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研究,并正式发文对区内广告招牌进行规范,指导一环路、锦城大道、剑南大道等进行招牌提升,让城市面貌有了新变化。

除店招外,街道提升也是白雨的重点工作之一。2014年,成都启动老旧路面黑化工作,高新区快速响应,而有些市民却并不太理解,觉得“扬尘、噪音太大”“尽搞些无用功”。

面对市民的质疑与抵触,白雨和同事们通过坝坝会、广场会、上门走访等方式,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沟通。

“以前的道路基本是混凝土、水泥铺设,时间一长,加固修铺时要全部开挖,费时费力,路面黑化是最经济高效的方式。”白雨和同事们的耐心解释、一条条道路的陆续“变装”,让市民们发现了家门口的新变化。几个月后,道路验收时,市民们都觉得眼前一亮,出行感受也更好了。

道路黑化工作前后进行了6年,目前,区内道路黑化完成99%以上。车行道和人行道也同步进行了提升,增加座椅等休闲设施。看到市民们的点赞,白雨感到很欣慰。

勇敢直面挑战

希望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璀璨星空、憨萌熊猫、川剧变脸……去年1月19日晚,成都金融城双子塔举行亮灯启动仪式。璀璨酷炫的灯光秀,让双子塔登上媒体头条,展现了成都高新区的醉人夜色。

璀璨夺目的灯光秀背后,白雨也是一颗重要的“螺丝钉”。这次灯光秀由张艺谋映像团队设计,白雨与市区两级城管部门,经历无数次方案设计、推倒重来,最终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去年9月,白雨任职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市政环卫处副处长。彼时,除道路桥梁管理外,市政工作的其他内容他都还很陌生,压力骤然而来。

“每天都失眠,只能学习再学习!”白雨说,其中最难的就是光彩工程,不仅要专业技术,更考验“美商”,要符合大众审美。同时,亮灯后的双子塔作为展示成都高新区形象的重要载体,其播放内容、整体搭配等,要经过层层审核,白雨也是审核人之一。为此,白雨常常找来照片、视频,学习配色,培养自己的美感。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白雨目前正在修编未来5年高新区的城市管理规划。“希望能为高新区城市建设进程贡献一份市政的力量。”(文图 闫静)

版面编辑:冯天赐

责任编辑:谢敏珊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