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建设文化院坝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成都市文广新局 2016年03月08日 17:11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作为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深入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2014年,成都市被文化部批准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城市,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获得两项国家级试点“入场券”的省会城市。今年5月,我市两个试点工作将接受文化部的综合验收。今日起,本报推出“成都公共文化服务新亮点新感受”系列报道,展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亮点。

“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通过各级基层文化阵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如今,文化院坝更是让群众与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人们走出家门就能享受文化大餐。昨日记者走进都江堰市,感受当地涌现出的一批文化院坝,这些文化院坝深入社区居民集中安置点、旅游景点,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文化无处不在。

家门口文化培训 社区孩子好喜欢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大观镇双乐社区的文化院坝。在社区活动广场旁有一个圆形建筑,这是文化活动室。记者走进去,看到里面一边是图书阅览区,时间虽早,已有七八位居民专心地在这里看书。另一边则是综合活动区,这里平时设有茶座,供居民休息,每到节假日或双休日,这里就会为社区的孩子们开设免费的文化培训班。一面大大的磁铁围棋棋盘告诉我们,围棋是培训班的重要内容。据介绍,培训班还有成语、国学等丰富的课程,深受孩子们欢迎。

大观镇双乐社区是一个居民集中居住区,共有住户813户。2015年,当地有关部门筹措资金,在该社区修建了文化院坝,配备了约2000平方米的群众文体活动广场、200平方米的演艺舞台、标准化篮球场和多套室外健身设施;小区草坪内的景观石上均雕刻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宣传语录;还新建了面积245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配备图书3600余册、电脑3台,成为小区群众主要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每天傍晚,小区居民自发来广场,孩子们打起乒乓球、篮球,大人们跳起广场舞。这个文化院坝在节假日还举行知识竞赛、成语大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院坝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的一个延伸,居民们也习惯来这里参与文化活动。平时爱打麻将的居民也不打了,孩子们更喜欢。”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实景传播文化 农家乐变身艺家乐

花树繁茂、水网密布、茅亭屋罗中点缀斗笠、蓑衣、竹筏、木屋等原生态元素。绿树掩映中的田园诗歌走廊里刻以数百首(幅)古诗词、楹联,蜿蜒数千米。人在景中行,诗从眉间生……步入青城湾湿地庄园,很难想象这里居然是一个农家乐。“这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这是一座艺家乐文化院坝。”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农耕文化体验,传统国学文化互动,可让居民和游客在游玩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据悉,这座位于都江堰市柳街镇的“世外桃源”占地500亩,目前总投资2500万元。

“庄园定位为:一个以渔樵耕读、诗意田园为主题的体验式、教育型农耕文化湿地庄园。”庄园创始人白平告诉记者,除了园区装饰装扮上具有浓浓的文化韵味外,庄园里经常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杳杳苑’大自然课堂,专门为社区居民和全市学生提供户外国学体验教育而设。不仅社区居民,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学校、社会团体都会到此举办各类国学教育活动。”白平说,“在实景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我们这个文化院坝义不容辞。”

海棠与诗歌竞艳 特色文化院坝真棒

在都江堰安龙镇泊江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以文化院坝形式覆盖全村。当记者到来时,这里正在举行大青城海棠节。除了娇艳欲滴的海棠花,这里的文化元素更让人印象深刻。文化廊中,展示着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盆景文化作品;民风廊让人感受到安龙镇的风俗人情、乡贤文化;道路旁农家里,盆景技艺传承人在现场制作盆景,让人大开眼界。

“粼粼田水映蓝天,秧手快插汗透衫。最是娴熟纵横术,织成锦绣绿平川。”这是柳街镇五一社区张家大院文化院坝石刻栏杆上,农民诗人写下的诗歌。与双乐社区相似,五一社区张家大院也是一个居民集中居住区。这里打造了富有诗歌特色的文化院坝。“中国田园诗歌资料馆”、创作室、诗歌互动题诗牌等诗歌文化设置,让居民们随时都能摆开擂台,比拼诗歌技艺,让特色文化融入社区文化。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