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发现目前最早史前古城

来源:成都市文广新局 2016年04月18日 18:05

昨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大邑高山古城遗址的发掘中,对遗址内出土的植物种子进行碳-14年代测定,发现高山古城遗址距今4600年左右,要早于距今4500年左右的宝墩遗址,因此高山古城遗址可以说是当前成都平原上发现的最早的古城遗址。除此之外,还在遗址内的墓地中,发现了保存完整的人类骨骸,将为解开古蜀先人的人种信息提供重要物证。

高山古城遗址年代 早于宝墩古城遗址  据介绍,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原三岔镇赵庵村古城埂,地处成都平原的西南边缘。据高山古城遗址相关负责人陈剑介绍,该遗址于2003年春被发现,但自此以后,该遗址一直未进行过正式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2012年以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围绕成都平原大遗址保护工作,重新启动了大邑县盐店古城遗址和高山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通过三年多的调查勘探和试掘工作,已掌握了高山古城遗址内的地层堆积特征和文物大致分布情况。2015年9月以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大邑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高山古城遗址内文物保存状态较好的中部地区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

据介绍,高山古城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东西平均长632米,南北平均长544.5米,面积约34.4万平方米。陈剑透露,通过对遗址内出土的植物种子进行碳-14年代测定,发现高山古城遗址距今4600年左右,要早于距今4500年左右的宝墩遗址,因此高山古城遗址可以说是目前成都平原上发现最早的古城遗址。

同时,在出土数量繁多的斧、锛、刀、盆、钵等石器和陶器也可得到验证。陈剑介绍,此次出土的陶器以泥质陶居多,器形包括罐、壶、尊、盆、钵等,纹饰较为丰富且精美,并发现了一些宝墩文化的陶器新器形,如宽大耳器、直口壶形器等,从陶器的风格初步判定,高山古城遗址新石器遗存的主体年代处于宝墩文化的偏早阶段。

考古揭秘 遗址内先民已开始定居农业  那么,生活在这个成都平原上最早的古城中的先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在饮食上,他们有没有和宝墩古城内的先民们一样已经吃上了大米和猪肉?陈剑告诉记者,在这次考古发掘中开展了植物考古、环境考古、遥感测绘、陶器石器成分测试分析等多项科技考古工作,“通过植物考古,已经发现出土的植物种子中有水稻、粟、黍等植物种属,所以高山古城遗址内的先民们已经开始了定居农业,其基本生活状态应该和距其不远的宝墩古城内的先民相似,以种植和狩猎为主。”  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更多丰富的遗迹现象。据介绍,考古人员在古城西南城墙的转角处发现了使用儿童进行奠基活动的人牲坑,此后又在古城中部发掘区出土了墓葬、人祭坑、奠基坑、灰坑、灰沟、水井、建筑遗存等,截至目前已经清理墓葬89座、人祭坑1座、灰坑86个、灰沟12条。墓地中的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不见葬具,仅少量墓葬发现有随葬品,发现有用象牙镯和核桃揪的随葬习俗,这也是成都平原目前发现最早象牙制品,而使用核桃揪随葬的习俗目前仅见成都平原,其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墓葬现保存完整人类骨骸 为古蜀人研究提供重要物证  陈剑透露,在此次发掘的墓葬中有多具保存完整的人类骨骸,而这在成都平原此前的考古中很少出现。他推测,这可能与这一地区大量分布的白鳝泥有关,因为白鳝泥质地黏重,对人骨包围后,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虽然人骨遗骸保存状况良好,但扭曲变形严重,似乎经外力绑缚致使,葬式包括仰身直肢葬、曲肢葬、覆身葬等,墓主以未成年人居多,成人墓较少。

陈剑还介绍说,目前遗址内的人类骨骸已被送到四川大学有关专家处进行人种学等学科的研究。未来随着对骨骸的进一步研究,不但有望解答古蜀人属于蒙古人种还是欧罗巴人种,还与其他古城内发现的人类骨骸一起,为解答古蜀先民从何而来,怎样变迁提供重要物证。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