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揭秘:10吨石犀 如何“走”进博物馆?

来源:成都市文广新局 2016年09月13日 17:33

本月15日,成都博物馆新馆即将正式开馆。作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和国内最大规模采用隔震措施的博物馆,以及成都数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容器”,成都博物馆新馆将承担起连接成都过去、现在与未来,并沟通成都与外部广阔世界的重要使命。成都博物馆新馆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包括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和木雕等各类文物20余万件。其中,不少珍贵文物是发掘后首次公开展出,如天府石犀、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学竹简、人体经穴髹漆人像、蜀锦提花织机模型等。

同时,商业街船棺葬及其随葬漆器、天府汉碑、曾家包汉墓出土东汉画像石等一批“镇馆之宝”,也都精彩亮相。该馆在试开放期间,就吸引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关注。这个石犀呆萌可爱来头不小一走进成都博物馆新馆,第一印象就是厚重时尚。成都博物馆新馆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位于天府广场西侧,占地约17亩,分为北楼和南楼两部分,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整个建筑为地上5层、地下4层,包含展陈区、文物库区、公共活动区、办公区等功能区。成都博物馆新馆也是国内最大规模采用隔震措施的博物馆,具有隔地震与地铁振动的“双隔作用”。建筑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8度。除了建筑本体,文物展柜下也设有防震装置,防止文物在地震中滑移或倾覆。所有的防震装置,都经计算机或1∶1全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并验证了可靠性与安全性。

“这就是天府广场挖出来那个犀牛嘛,好壮实,长得乖得很。”在成博二楼“九天开出一成都”展厅正中,一大波观众围着一个庞然大物连连赞叹。“这尊石犀2012年出土于成都天府广场。别看它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它可是大有来头。”成都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自豪地向众人介绍:“《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这尊石犀是否就是李冰所建造的五头石犀之一还需进一步的考证,不过它肯定与李冰治水时建造的石犀是一个体系的,兼具水则(古代衡量水位的水尺)和镇水神兽的功能。”他指着这个萌物,笑着说,这石犀虽是造型呆萌可爱,但其个头却不小,它长3.3米、高1.7米,重约8.5吨,“你仔细观察,它的下颌及前肢躯干部还雕刻有卷云纹哦。”每天都要为石犀做“面膜”据考证,石犀牛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埋藏在西晋地层以下。最早埋于秦朝、最晚埋于西晋,但它的制作年代早于西晋。出土之时,前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现场查看并感叹:“(石犀)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雕塑史。”这个大石犀被掩埋在泥土中,出土后的石犀是如何被保护的呢?成博相关负责人透露,文物保护人员分三个步骤对其进行了保护:第一步就是脱盐,第二步对表面风化进行加固,第三步对它进行局部修复。2012年春节,经过修复的石犀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的金沙太阳节上与市民见面。经过短暂的展出,石犀又被搬进金沙遗址博物馆内“闭关”,接受专家的进一步保护与修复。

负责石犀文保工作的成都博物馆文保部工作人员杨盛介绍,石犀出土后的保护效果非常理想。除石犀左侧屁股及左侧腹部处因当年施工打桩轻微受损外,石兽十分完整。在文保室内,石犀接受了文保专家的“私人定制”服务。有意思的是,为达到脱盐目的,专家们利用超纯水机每日为石犀做“面膜”,让其身体里面的盐分全部被置换出来,表面已经恢复到最初的红砂岩本色。10吨大家伙进场考验博物馆智慧重达8.5吨的“国之重器”天府石犀是如何安全地运输至“九天开出一成都”展厅的呢?这个庞然大物考验着布展团队的胆识与智慧。杨盛透露,为确保石犀运输进场万无一失,布展团队邀请了国内多名资深文保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并根据成都博物馆设计单位中航院的科学验算,才最终敲定了石犀的进场方案。

布展团队先用起重量50吨的吊车,将石犀整体吊起并放置于运输车辆上,由原保管地金沙遗址博物馆运至成都博物馆新馆的文物通道。到达后,布展团队则用起重量15吨的叉车配合着卷扬机“前拉后托”地将石犀一点点地运至展厅一楼。尔后,布展团队甚至在新馆一楼入口大厅专门加装起升降平台,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将石犀缓慢升至新馆二楼展厅。

最终,布展团队在卷扬机与地坦克的帮助下,将石犀以每小时5至6米的速度缓慢拖行至展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犀与钢制底座的重量,合计超过了10吨。为确保文物和建筑楼板的安全稳定,博物馆的建设团队还专门在石犀展位的正下方设计加装了两根钢制承重梁。布展团队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脑力与心力后,天府石犀才最终安然地站立在“九天开出一成都”展厅中与观众见面。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