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50年的坚守 只为传承浓浓的乡愁

来源: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2016年12月16日 16:38

正在忙着编棕帽的李天清

棕编作为传统的手工技艺,主要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2008年,成都市将棕编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5月23日,棕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在成都,现在制作棕编的人还多吗?今天上午10点,记者在郫都区古城镇见到了正在忙着编棕帽的李天清,如今她是成都市棕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已经从事棕编技艺有50个年头。“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这个地方很多人都会棕编,因为当时做这个可以养家糊口。而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就相当少了,主要原因是做这个太复杂,有很多的流程,人不仅累也不咋挣钱。”李天清说。

棕编帽子

记者在李天清的店铺里看到,货架上摆放了各种颜色、不同规格的棕编产品,包括凉鞋、扇子、手提包、帽子、收纳盒、玩具、鞋垫等等。在和她的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些棕编产品今年的销售额达到了三百多万元,有的产品已经销售到了国外。

然而,棕编技艺当前的现状却是面临着失传的境地。今年三月份,在郫都区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李天清成立了棕编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之后,李天清首先对周边的老百姓进行了免费的集中培训,当老百姓学会编一些产品之后,合作社再上门收购他们的产品。平时,李天清还经常被邀请到崇州、双流、彭州等地方免费教老百姓棕编手艺,有时候一出去就要五六天。

通过李天清的努力,现在古城镇已经有两百多人参加了合作社。李天清告诉我们,因为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她对棕编技艺的发展还是充满了信心。今后,她一是要招收几名年轻的徒弟,二是要研发出更多老百姓喜欢的棕编产品,从而肩负起传承人的职责,把棕编技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邓小威

编辑:孟辰一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