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6年 女讲解员讲述一个你所不知的榆林窟
1941年冬天,四川人张大千来到敦煌榆林窟,有一天,他正在榆林窟第25窟废寝忘食地临摹壁画,外面突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张大千兴之所至,在洞壁的空白处留下了一行题记。
28日,在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上,正在接受采访的榆林窟讲解员王燕凝思片刻,背出了张大千的题记:“辛巳十月二十四日,午后忽降大雪时正临写净土变也。”
在榆林窟讲解了16年,43个洞窟里的细节,早已深深地印进了她的脑海。
条件艰苦没暖气没通讯信号 往返需4个小时
榆林窟号称万佛峡,榆林河从峡谷中穿过,祁连山上的雪水一年四季汩汩流淌,河岸边是成片的野生白榆树,树龄最长的已经有1600多年。狭长的河谷两岸,东西相距不及100米,被开出的石窟有500多米长,留下4000多平方米壁画,保存得比敦煌莫高窟还要完整。
2000年,20岁的王燕大学毕业来到这里时,榆林窟不仅交通不便,连电话也不通,只能用无线电对讲机与100多公里以外的莫高窟通话。但是榆林窟深深地吸引了她。这片戈壁滩上的绿洲,张大千曾来过三次,最喜欢临摹的敦煌洞窟,就是榆林第25窟,张大千最为人所熟悉的《水月观音》也临摹自榆林窟第2窟。榆林窟中很多中唐、西夏、元代的洞窟都是独一无二的。她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与莫高窟互为补充。
只是榆林窟太偏僻闭塞了,距离莫高窟100多公里,距离瓜州县城70多公里,直到现在,开车往返还需要4个多小时,没有餐厅,没有宾馆,冬天没有暖气,连洗澡都需要坐车去瓜州县城。
年轻的王燕并不觉得苦,她反而觉得榆林窟是一处世外桃源,下了班去爬爬山,晚上和同事们一起喝点小酒,更多的时间,她都在埋头看书。
大量阅读 书多得家里的书柜都装不下了
榆林窟太博大精深了,仅仅是张大千最爱临摹的榆林第25窟,就已经有好几本学术专著问世了。作为一名敦煌讲解员,首先要系统学习石窟历史、美术、考古、佛教、美学、民俗、经变画等课程,有时,老师就在石窟里上课,新来的讲解员要提前查资料做准备,等老师讲完了,新讲解员就一个一个上去讲。
有一次,老师指着榆林第3窟的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问王燕,观音菩萨为什么有十一个头,为什么会出现千手?幸亏读过相关的佛经,王燕作出了令老师满意的解释。
王燕没有统计过自己究竟看了多少书,家里的书柜早就装不下了,书多得堆到了车库里。在榆林窟的历史中,王燕最迷西夏,因为西夏时,在瓜州设置了监军司,榆林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留下了很多精美绝伦的洞窟。榆林窟的名字,也是在西夏时期,就留在了洞窟壁上。但是西夏的资料特别匮乏,留下了很多谜团,因此,王燕特别注意搜集最新的关于西夏的研究成果,出版一本读一本。
王燕到榆林窟工作3年之后,这里总算通上了移动电话,可是由于山峦阻隔,信号传不过来,每次打电话,王燕总得开着车出去10多公里,电话才能接通,打完电话,又开着车回来。
热心帮人 常常拿出自己的干粮让游客应急
王燕在榆林窟结了婚,老公是榆林窟的日语讲解员,比她在榆林窟呆的时间还长。王燕说,由于榆林窟与外界隔绝,产生了很多“夫妻兵”。他们有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由于条件所限,她只能将孩子安置在瓜州县城由父母带,王燕开始饱受思念之苦。不过这份苦现在也克服了,榆林窟有了通勤车,每天往返瓜州,虽然路况不佳,往返超过4个小时,但王燕终于能每天回家照顾老人孩子了。
其实,如今的榆林窟,条件仍然很艰苦,接待设施老旧,没有供游客住宿的宾馆,参观者只能当天往返,不管是前往敦煌市还是瓜州县,来回路途至少在4个小时以上。只有一家职工食堂,没有供应游客的餐厅,如果游客不清楚状况,没有带干粮,就只能饿着肚子参观。遇到这种情况,王燕常常拿出自己准备的干粮,让游客应应急。冬天,榆林窟的气温可以低到零下20摄氏度,却仍然没有暖气,只能生炉子取暖。
坚守岗位 默默坚持16年
16年,王燕就这么默默地坚持下来了,王燕说,在榆林窟,还有坚持了20多年的讲解员。她说,当年常书鸿院长在敦煌,连进城都得走着去,不比他们更苦吗?
春天,榆林窟常常会遭遇沙尘暴,有时候,王燕带着游客正在洞窟里讲解,忽然看到外面起风了,天空昏暗下来,变成黄色,鼻子里闻到土腥味儿,就知道沙尘暴要来了,这时她得赶紧把洞窟门关上,再慢慢向游客解释。“沙尘暴、暴雨,都会损坏壁画,遇到这种极端天气,我们就得缩短讲解时间,尽快疏散游客,不过现在的观众素质很高,一听说为了保护文物,大家都能够理解。”
榆林窟一年四季都接待游客,王燕说,夏天开川A小车去的成都游客特别多,几乎每天都会接待说四川话的游客。空闲的时候,王燕和同事们在榆林窟周围种上了李广杏、薰衣草、大片大片的菊花。
距离张大千临摹榆林窟已经过去了75年,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只知道敦煌莫高窟,不知道敦煌榆林窟。在此次“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上,两座复制的榆林窟洞窟与大量榆林窟壁画会与成都市民见面。
记者 汪兰 摄影 李杨
编辑:杜芋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