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博借“宝”之路:200余件稀世珍品沿7条绝密线路悄然抵蓉

来源:成都晚报 2017年01月09日 14:24

“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正在成都博物馆火热铺开,可你是否知道正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上展出的200余件稀世珍宝是如何汇聚一堂的?一群年轻人领命出发,在短短12天内,沿着七条绝密路线,将全国71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的200余件珍宝安全送到成都博物馆负一楼。

【取宝】

塔身宝珠清点花了一下午

金步摇琥珀璎珞数到眼花

本次展览借展所需联系的相关单位之多,文物级别之高,在全国都属罕见。相关人士告诉成都晚报记者,11月初,成都博物馆馆长王毅便亲自带着两名工作人员到河南和陕西专访主要博物馆、考古所,挑选文物。由于河南和陕西是丝绸之路的重镇和重要起始点,故而成为了借展路线中最为重要的两站。

接下来是落实借展协议、交换合同,再打电话挨个核实提取文物的具体时间。

12月11日,成博派出的第一个特遣小队出发了。工作人员前往南京市博物馆,借取传说中的七宝阿育王塔。这座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阿育王塔,也是南京市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镇馆之宝。点交文物时,需要进行全程拍照,双方工作人员须确认文物上的缺损,就在这时,难题来了。

“原本一个小时就可以交接完毕,最终还是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时间耗费在数清楚阿育王塔的塔身上的宝珠和金钉上。这可是个“大工程”!因为在塔身上,整整28个面上都镶嵌了小珠子,而需要数金钉的面数竟有37面。

4个人围着数,一面又一面,每一面数出的宝珠和金钉数量4个人都务必一致。“珠子是285颗,钉子是553颗。”多人次多次清点结果一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七宝阿育王塔总算可以交接了。

和阿育王塔一样,西晋时期的金步摇上那些细小的叶子再次考验大家的耐心和细心,其琥珀璎珞多达400多颗,工作人员说数得眼睛都花了。

【运宝】

谨慎敲定七条绝密路线

途中遇团团雾只好谨慎慢行

通过与专业的文物运输公司的协商,成博终于拿出了最为合理的七条路线方案。七条线路的工作人员都配备了特殊通讯设备,所有借展人员直到出发前才会知道具体路线。

三号线是一条由古老文物点位串联起来的,沿线上的24件文物各具特色且年代久远,最早的竟然已经到了舜帝时期。

其中,二里头文化的嵌绿松石铜牌饰与陶寺文化的铜齿轮形器是中华文化起源之地的文物代表,对商周时期古蜀文明的影响重大,与之后相隔几百年的三星堆文化也有重要关联。取文物的整个过程还算顺利,但坐车离开河北的工作人员刚开上高速路没有多久,天降大雾,高速路被迫封闭。离开高速后,沿着海边前行,进入国道上的平原地带后,工作人员们再度遇见了大雾,“雾大到晚上开车,只能看得到十来米,因为灯光照着嘛,明显可以看到那个雾是一团一团地扑面而来”。

车辆长时间在狭小空间中谨慎慢行,使得一位女同事一直晕车,情况严重到吃晕车药也不能缓解症状,为了不拖延行程,她一路坚持。

海陆空接力押运

借回南海一号出水瓷器

七号线是本次所有线路中最为特别的一条线,也是唯一一条海陆空三线工具全用过的路线。工作人员自起点广东出发,途经四省,都要拿出他的“通关文牒”,经过审核验证才能够顺利交接。这一次他们带回的32件文物来自9个博物馆,均为国家级珍宝。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从南海一号沉船中出水的金器和瓷器。

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一号”及其沉船遗址中打捞出来的文物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沿途接收文物,七号线队伍也接受着漫长旅途的磨砺。因为车速需要保持在80码,他们平均每天要在车上待十几个小时。而在去往岛上的时候,由于天气原因造成本来一个小时路程的轮渡被延长到了两个小时,十一点出发,一直拖延到凌晨两点才到海口的大家险些崩溃。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 李杨

编辑:高榕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