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要这么干

来源:看度客户端 2017年04月17日 09:59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将以用户和需求为导向,提供高效精准、资源共享的服务。

经文化部批准,4月1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实验基地授牌仪式上,成都市文广新局等七家单位被授予“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实验基地”。

文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李蔚、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服务中心主任李宏在仪式上发言指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实验室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基地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工作,发挥好引领作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科学谋划,抓好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各地要建成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中心,取得研究成果实效;要注重运用大数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特别是要在服务效能、获取需求、资源共享等方面有所突破;“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要通过发布蓝皮书指导相关工作开展,同时要通过建立学术委员会,形成理论体系,注重人才培养,形成一批骨干;各基地与大数据实验室间要紧密配合,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实践研讨会”。会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李广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北京大学教授申静等多位专家,讨论制定了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方法、技术、用户、运营五维框架体系,并提出了需重点解决的三个问题:集成数据的用户建模方法,用户推荐及精准服务的方法,用户数据模型重用的方法。

专家们指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建设的目标是要提高服务效能,健全需求导向机制,改变政府决策机制。通过收集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从大众化服务转向个性化服务、精细化服务;从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从个人利益驱动转为公共利益驱动;从资源分散化转向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

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现场

专家们还认为,公共文化大数据建设必须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在建设过程中一定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将新媒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渠道。

专家们建议,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首先从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入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绩效考核提出了刚性要求,运用大数据进行绩效管理正是落实公共文化基层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手段。

作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的成都市,近年来在“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和大数据运用方面持续探索并取得成效。2016年,成都市建立了由服务平台、管理平台、移动APP三部分组成的“成都市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

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绩效管理平台

2017年新年伊始,成都市文广新局根据文化部相关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围绕《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托成都广电融媒大数据中心的技术力量,共同研发了“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绩效管理平台”。目前该平台试用版已于1月20日成功上线运行。该绩效管理平台分为数据分析、基础数据、评价数据、在线考核、分享交流五大功能板块,包含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政策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等五大数据指标,并分为市级总览及县、乡、村三级分别呈现,同时可借助成都市党媒新媒体“看度”作为数据源收集及效果宣传渠道,充分体现了大数据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可视化、可量化特点。成都市的做法也得到了国家层面与会专家的肯定。

最后,专家们还从打通数据系统间通道、打通研究与实践通道、加强用户画像和精准服务、建立常态化运作机制、各基地与国家实验室间的数据对接等方面,对下一步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建设及应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编辑 李佳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