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非遗节收官之日 展场里的这四样“绝活”火了

来源:看度客户端 2017年06月19日 18:17

6月18日是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收官之日,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超大文化盛宴里,总是让人由衷地感叹:成都从哪儿冒出来这么多人!

而据数据分析,在9天的众多展演活动中,为非遗节高人气立下汗马功劳的幕后功臣便是这位——“天府文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成都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孕育积淀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质。成都漆器、蜀绣、银花丝、瓷胎竹编,被誉为成都四大名旦,都是具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技艺。而这些原汁原味的“成都造、成都艺”在非遗节上亮相,重回大众视野,是对咱们天府文化根脉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节上的“天府文化”——漆器

成都四大名旦惊艳非遗节:传承三千多年的成都漆器>>

成都漆器又称“卤漆”,是中国四大漆器之一,起源于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以精美华丽、光泽细润、图彩绚丽而著称。2006年,成都漆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都漆器有自己的独特的工艺,最有代表性的是它的三雕一刻: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作为成都漆器的传承群体,成都漆器厂的工人们对这份传统技艺十分珍惜和着迷。对他们而言,传承天府文化,就是踏踏实实学手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创作,才能将成都漆器工艺发扬光大。

其他精彩

42年匠心传承非遗节上成都漆艺依然美!>>

非遗节上的“天府文化”——蜀绣

成都四大名旦惊艳非遗节穿越古今的蜀绣艺术>>

作为天府文化的传承代表、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蜀绣,传承千年却依然历久弥新,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充满古典元素却又简约靓丽的蜀绣,在非遗节上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其技法源远流长,在古老富庶的成都平原逐渐发展,融入到生活,晋代被称为“蜀中之宝”。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蜀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天府文化古蜀文化来说,蜀绣是一个没有断的文化脉络,在我们的文化体系里一直很重要。

其他精彩

滚滚“活”了!蜀绣绣娘耗时4个月“复原”大熊猫>>

非遗节上的“天府文化”——银花丝

成都四大名旦惊艳非遗节:焕发新生的银花丝>>

作为天府文化的传承代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成都银花丝,正焕发出新的生机。银花丝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明清时就已经达到过极高的艺术水平,它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号称成都的"四大名旦"。2008年6月7日,银花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节上的“天府文化”——竹编

“婉约风”的川派竹编非遗传承人用新思路将其唤醒>>

成都瓷胎竹编取材于四川西南山区的优质天然慈竹,依托这样的地理位置,瓷胎竹编早在明清就成为四川一张独特的名片。比赛现场,成都市瓷胎竹编的传承人游伟桌前的竹编的太阳神鸟摆设盘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游伟告诉记者,眼前这个太阳神鸟摆盘的编织难度很大,它的竹丝很细,相当于头发丝,所以在编织过程中很费时,整个作品要十来天才能完成。他还说,自己从事瓷胎竹编20多年了,希望能把瓷胎竹编发扬光大。

涵养天府文化,扬城市之韵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中,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作为全国十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要大力弘扬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特有文化,加强古蜀文化遗址、工业文明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里、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等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留住天府文化的根脉和记忆。而第六届非遗节的完美收官是一个好的开始,要讲好成都故事,传播成都声音,让人文成都勇立时代潮头,需要做的还很多。

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引领文化建设方向,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

编辑 谢敏珊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