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御史”再现当年风采 “天府文化”演绎青白江样本
穿越千年,“铁面御史”赵抃当年风采再现舞台;展望未来,天府文化品牌生动演绎青白江样本。
昨晚,由青白江区倾力打造、反映北宋御史赵抃“清白为官、清白做人”生平事迹的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首演,展示了一个治国安邦、惩治腐败、举贤荐能、为民造福的政治家形象,也展现了青白江区深度挖掘“天府文化”的生动实践。
倾力打造
千年“铁面御史”故事登上成都舞台
“一部历史剧,让我重新认识赵抃的同时,对未来的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慕名而来,成都市环保局一位党员干部看完话剧后在朋友圈发出了感慨。
史书中关于赵抃的简单记载如下,为官期间,他四次入蜀,两次任成都知府。北宋至和元年(1054),赵抃进京担任殿中侍御史,前后给皇帝呈上了近两百篇奏章,包括治国安邦、惩治腐败、举贤荐能、为民请命等诸多主题,对北宋时期的大政方针、委官用人、抵御外患、安定域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为官四十余年中,赵抃为官清廉、惩治贪腐、黾勉勤谨,素有“铁面御史”之称,宋英宗评价他为政是“中和之政”。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欧阳修、贾黯等宋代贤能之士,都曾被赵抃大力举荐,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展示赵抃这一历史人物,青白江区结合新时代“天府文化”的具体要求,在剧目设计与排演的过程中集合了四川省和全国优秀的专业戏剧创作人员,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优秀演员刘岳琦与孔斐在剧中分别饰演赵抃和宋仁宗,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贾建立饰演陈执中。该剧演员达30余人,剧中不仅集合了四川省内的众多优秀青年演员,更难得的是邀请到众多“老戏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运元、王跃进、曹立春分别在剧中饰演了性格迥异的大宋官员,而一直追随赵抃的老仆则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曲艺团著名演员徐光举饰演。
演出在充分注重对人物刻画的同时,也对表现形式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整个舞台运用了宋朝建筑中三点透视的元素,无论是汴京或是成都府都展现了宋朝的繁华与简约。灯光设计和服装造型设计都邀请到了国内著名的“大咖”亲自操刀。创作期间,主创团队也先后三次到青白江采风,穿越千年,感受赵抃真实的生活、为官场景,更加深入刻画了人物形象。
挖掘传承
书写“天府文化”品牌的青白江实践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成都需要塑造具有独特韵味的城市文化形象,增强文化交往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最终建成地域特色鲜明、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世界文化名城。
据史记载,赵抃任成都知府途中,面对滔滔清白江水以江名志“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清白江因此句而得名,青白江区的区名也因清白江而得名。赵抃以江的一清二白明其志,一心为民的精神,一直被载入史册,传承下来。结缘于赵抃过清白江为官清正、名节洁白的故事,逐渐演绎为青白江区独具特色“天府文化”的最佳体现。在诸多历史学者看来,“清白文化”确是青白江区独有的廉政文化历史资源,是青白江区独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传统文化资源,也是青白江区挖掘传承,书写的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的生动实践。
在青白江区文体广新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清清白白为官,清清白白做人,是中华传统道德自律和廉政处事的践行准则和理想追求,是历代廉政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为民为官”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故以“清白”二字作为形象的概括。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内涵,政治践行和人伦修养,历代都有不少清正廉洁为官的好故事和好思想流传下来,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清白文化”。据此史实,青白江区建立了“清白文化馆”,并举办多次清白文化专题展览,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弘扬“赵抃清白文化”,系统化地宣传和传承赵抃的清廉事迹,目前已接待参观人员35万余人。先后开办了绣川讲坛、清白课堂,深化“铁面御史”与“清白文化”学术研讨,开展宣讲3000余场。开发清白文化教材,推动清白文化走入中小学生课堂生活。创作赵抃人物形象、《气正风清廉吏颂》歌曲、赵抃廉政小故事集等相关文艺作品30余件,文艺展映展演20余场。
近年来,按照成都“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全国重要文创中心”目标,青白江正积极打造《蜻蜓眼》《传奇凤凰湖》《大宋御史·赵抃》等精品剧目。在《大宋御史·赵抃》中,重点弘扬与本区渊源极深的赵抃清白思想,打造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清白文化”,大力倡导“清廉为政”“清正做事”“清白做人”,切实推进天府文化在青白江落地生根。
据悉,青白江区还将建设“清白文化学院”,以赵抃事迹馆为主体,汇集赵抃及四川乃至全国的古代及当代清官进行集中展示,教育当下,创建“清白文化”论坛,将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叫响。
编辑:王馨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