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草堂 月满丝路

来源:成都市文广新局 2018年09月26日 10:41

成都市文广新局

诗歌无国界。9月19日,中秋佳节前夕,“月满丝路——阿拉伯诗歌之夜”如约而至。作为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以“我为什么写诗”为主题的中阿诗人对话讨论会与阿拉伯诗歌作品分享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

中阿诗人齐聚草堂 共赴一场诗歌盛宴

成都市文广新局

活动在婉转悠扬的琵琶曲中拉开序幕,著名琵琶演奏家唐华倾情演绎的《新翻羽调绿腰》,仿佛让人看到了盛唐宫廷的光景。来自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诗人以“我为什么写诗”为主题在草堂艺术中心展开对话讨论,中阿诗人从各自的人生经历谈到诗歌创作,并交流创作心得,多元文化的交融、不同心灵的沟通,碰撞出闪亮的思想火花。

对话结束后,在诗情画意的草堂艺术中心举行了阿拉伯诗歌作品分享会。出席活动的阿拉伯诗人分享了自己的代表作品。“无论夜在天空的厅堂里有多么自由,它在身体的茅屋里会更加自由。”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激情澎湃地朗诵其代表作《夜:不出户的远行者》和《祖国》。阿多尼斯,1930年出生于叙利亚,是著作等身的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在世界诗坛享有盛誉。他对诗歌现代化的积极倡导、对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反思,都在阿拉伯文化界引发争议并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他也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如今,他开始透过一面隔离的玻璃看世界,那玻璃近在眼前,透明得无法看见,但他知道那玻璃是存在的。”……黎巴嫩著名诗人扎基·贝顿带来了他的作品《玻璃》以及《最初的声音》。这位曾获“贝鲁特39”诗歌奖的黎巴嫩诗人、画家,他的诗句中蕴含着的哲理令人回味。而埃及著名诗人哈利德.哈森的两首诗歌《我的心是一块涌泉的石头》《她的爱情将我抛弃》,同样听得人如痴如醉……

此外,来自中国的著名诗人也带来了作品分享,石光华的《怀念》、翟永明的《菊花灯笼漂过来》、何小竹的《剩下一些声音,剩下一些果皮》让人领略到了中国诗歌的魅力。悠悠琴声中,意境深远的朗诵声回荡在草堂诗意清致的氛围中,诗人、诗歌爱好者热情发言,交流对中阿诗歌的感悟。

拜谒诗圣故居感悟天府文化 开创中阿人文交流新局面

成都市文广新局

诗歌对话活动开启前,来参加活动的中阿著名诗人们还参观了草堂,寻找创作灵感,通过拜谒杜工部祠、瞻仰草堂茅屋、徜徉红墙花径……与诗圣杜甫隔空对话。

嘉宾们漫步来到草堂艺术中心,古香古色的建筑、别致的川派盆景、雅致的氛围引得嘉宾们赞叹连连。而参观完草堂文创馆和“杜甫千诗碑”后,嘉宾们更是印象深刻。特别是来自阿拉伯国家的诗人们被天府文化的魅力深深感染。镌刻了1455首杜诗的碑刻让嘉宾们叹为观止,嘉宾们被这样一个集诗歌、书法、碑刻、园林、雕塑和古建于一体,“六艺”合一的艺术深深感染。

杜甫草堂相关负责人表示:“‘诗歌无国界’,草堂是诗圣杜甫寓居成都时的居所,是文学史上地标性建筑,中阿诗人齐聚于此,交流畅谈,诗歌文化在此交汇传承,会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与恒久的文化记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旨在展示中阿诗歌魅力,点燃人们心中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并以诗歌为媒,在中阿人民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开创新时代中阿人文交流新局面。

编辑:张静雯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