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考古 抓住使宝墩消失的“元凶”

来源:成都市文广新局 2015年11月26日 17:55

宝墩为何消失?专家众说纷纭

距今4500年之遥的宝墩古城,是中国第三大史前古城。其面积276万余平方米,包括内城与外城,内外城墙四个方向都挖有护城、泄洪的壕沟,其城市格局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有学者曾计算过,宝墩内外城城墙总土方量达到了140万立方米,这即使在今天也算得上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让人忍不住惊叹宝墩人的生产力水平,更对这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恢宏古城忽然消失、掩埋于黄土数千年而扼腕叹息。人们忍不住生出疑问:宝墩古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

有专家猜测是外族的入侵摧毁了宝墩先民的世外桃源,因为古城四周的护城壕沟说明是当时战争御敌的需求;也有学者认为是宝墩人主动选择了迁徙,因为水稻的种植让食物有了保障,导致人口激增,不得不迁徙到水土资源更丰厚的地区;还有专家猜测,由于当时成都平原没有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宝墩地区水域又发达、河流密布,时常洪水肆虐,是不是洪水冲毁了古城?

这些猜想由于都没有考古学上的直接证据,因此聚讼纷纭,谁也不能说服谁。

环境考古的兴起,为破解宝墩这个谜团带来了希望,考古学家们通过沉积物粒度分析、碳-14年代测定等环境考古方式进行“侦探”,将古代人生活时期的自然环境面貌等进行还原,找到了关键“证据”,从而揪出了宝墩消失的主要“凶手”。

黄沙毫无用处?探索陷入困境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环境考古专家黄明回忆说,2012年时,他来到宝墩遗址做调查,当时对宝墩遗址的考古发掘已十分深入,内外城均已显现。有一天,黄明无意间注意到,宝墩古城城墙的西北方向,内外城的城墙都有缺口,而且缺口均处于同一方位。黄明敏锐地感觉到,这其中必有蹊跷。黄明大胆设想,两处缺口相距550米,处同一方位,除了和洪水冲击有关,还有第二个更合理的解释吗?能否顺藤摸瓜,寻求到宝墩消失的真实原因呢?想到这,黄明心中异常激动。

这一设想是否成立,首先必须考证内外城墙两个缺口之间,是否有古河道。他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09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曾通过上千个钻孔,对宝墩内外城268万平方米范围进行过钻探调查。通过查阅前期考古队的钻探资料,黄明迅速在两个缺口间,找到了古河道存在的证据。

这个古河道是否与宝墩的消失有关呢?带着疑问,黄明决定对古河道进行采样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古河道性质。黄明带领团队,在外城墙缺口处挖了一个长约80米,宽约2米,最深处约3米的探沟。从探沟取样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工作人员先是将探沟中的水一点点抽干,然后黄明亲自上阵,跳到探沟剖面最底部,每间隔5厘米连续向上取样,一份份土样来之不易,黄明迅速将土样运回实验室,进行测试分析。

在环境考古实验室,黄明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特征测试分析,测试结果确认该古河道共经历三次河流发育过程。黄明惊喜地发现,最下层也是最早的河道最宽,水动力也最强,是否这条河流就是当年冲毁宝墩的罪魁祸首呢?黄明虽然欣喜,但这一推断还需判断该河流具体年份,但河里只有茫茫黄沙,最后的答案依旧在风中,无力之感顿时涌上心头。

碳-14测定古木年代终于揭示谜底

数天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由于挖掘较深,为避免探沟浸水坍塌,考古队抽干了探沟里的积水,积水退去,竟有了惊天发现,两棵古树出现在河床底部,且古树延伸方向与古河道水流走向一致。通过对古树进行碳-14年代测定,可推测最底部古河道年代,宝墩古城消失之谜的揭晓有了新的希望。

黄明立刻从两棵古木上采集了2个样本,送交北京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两个月后,黄明从宝墩回来的路上,电话响起来,他一看是北大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的来电,异常激动,接通电话开口就问对方古树是多少年?对方却不紧不慢地说,详细资料都已发到你的邮箱,还是你自己看吧。黄明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工作室查看结果:2个标本均距今3800年左右。这一刻,黄明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激动,因为这一数字恰好是宝墩古城消失的时间!宝墩古城消失的主要“元凶”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古蜀时期的一次大洪水。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