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建筑“保质期”何以逾千年?
永陵堪称陵墓建筑史上的一例经典之作,经历千年的风雨剥蚀,却仍然固若金汤。永陵中王建的墓室,坐向呈正南北向,方位定向极为精确,说明当年建造永陵时曾由专家进行过精确测量。昨日,记者再次走入其中,听成都永陵博物馆副研究员马文彬解开这个神秘王陵的奥秘。
王陵建在地表是因地制宜
“走入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墓室,你便会发现它的奇特之处。”马文彬领着记者走进永陵地宫。一入地宫入口,马文彬停下脚步,他告诉记者,王建的陵墓是唯一一个被发现建于地面上的王陵。“永陵在没被发掘前,曾因为凸起像一座小山,老成都索性将小山比作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抚琴台’,然后也就有了附近的‘抚琴大街’‘抚琴台街’‘抚琴小区’。后来,人们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在‘抚琴台’挖建防空洞,无意中发现砖基。这一意外发现引起了考古学家极大的兴趣,由此揭开了永陵挖掘的序幕。”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所以墓穴多在地下。为何永陵的墓室如此一改传统,把墓室建在地表呢?“史籍没有记载,具体原因未知。但是我们可以了解成都的地貌地质情况,猜测一二。”马文彬告诉记者,由于成都地下水丰富,有着“挖地三尺即见水”之说。特别是古代成都地下水位高,可能为防地下水侵蚀、淹没地宫,人们大胆想出了将地宫修建在地表的方法。此外,在王建的墓冢底部,古人还用纯净的黄黏土夯筑了一层厚1米的夯土台基,形成结构紧密的防水层,在防水层的中、上部还设计有两层由北向南略微倾斜的小卵石层作为疏水层。防水措施科学而严密。“很明显,永陵墓室建在地面,不墨守成规,是因地制宜,也是大胆创新。”
永陵墓室建筑券拱结构牢不可破
除了将永陵墓室建在地面外,王建墓室的坚固结构也可圈可点。马文彬介绍,王建的整个墓室全长30.8米、宽3.8~4.4米、高4.4~6.4米,分为前、中、后三室,由于建在地面,因而对如此宽大的墓室和建筑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永陵发掘后,成都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地震发生时,成都市内层层晃动,普遍有感。然而,事后人们对王建墓室进行观察,却发现这些对墓室并没有什么影响。”
那么,这座经历千年风雨的墓室,为何能如此坚固,它又是如何修建起来的呢?这一奥秘的关键就在14道券拱上。到底什么是券拱呢?马文彬给记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根树枝,我们拿着它的两端向中间一折,树枝就被弯成“弓”形,在建筑上,如果用石块或砖块砌成这种“弓”形,就成了所谓的券拱。
“永陵内,就有14道这样的券拱。但神奇的是,永陵内的券拱有内外两层,外层用的是青砖,内层用的则是石砖。而这些石砖跟平时所见的砖形不同,普通砖的形状是长方体,位于永陵顶部的石砖却是棱台体,这种砖从侧面看就是一个梯形。”为何要用这样的砖呢?马文彬告诉记者,用这种形状的砖,是因为券拱相当于一个空心的半圆柱体,它的内表面的面积自然会小于外表面,所以把这些棱台体的石砖按照统一的方向,即宽的一面放在最外层,便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券拱内外两面的面积差。如果单独拿掉一块的话,就能发现这块石砖像木工常用的“楔块”一样是塞进券拱里的,这种结构大大增加砖块间的摩擦力,再在缝隙间灌注黏土和石灰,那么它就会更加牢固,根本不会掉下来。此外,根据地宫前室地面的两块石板上刻的“金水”“东川”字样我们猜想,这些坚固的石砖应该来自距前蜀都城数十公里外的川东北一带,那里地处龙泉山脉,所产的“硖口石”十分有名,至今仍是上好石料的产地。
听完马文彬的讲述,记者不由感慨:永陵共有14道券拱,每道券拱又不完全相同,这样一种结构如此精巧,又如此坚固!
繁荣的经济、文化才是真正“后盾”
为何在晚唐五代时期,成都就能够建造出如此水准的建筑?马文彬认为,晚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全国范围内藩镇林立、战火连绵。地处西南的四川地区,因其是一个内陆盆地,四周均有高山与外部相隔,所以,社会治安相对稳定。加上前蜀王建任用贤才、采纳忠言、发展生产、劝课农商,成都在唐代繁荣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发展,文化也催生出繁荣景象。
彼时的成都,名人辈出。以诗词著称的韦庄、道教史上的集大成者杜光庭、诗书画三绝的高僧贯休、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宗师黄荃、在天文历法的推算上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的天文学家胡秀林等,都是前蜀时期成都的文化名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成都繁荣的经济、文化背景,促使了巴蜀地区建筑的发展,并起着承唐启宋的作用。永陵的‘智慧’建筑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永陵的建造,见证了成都晚唐五代时期的历史辉煌,彰显着成都强大的创造力。”马文彬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