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忆丨城市探险:逆流而上徒步西郊河

来源:掌上金牛 2018年04月07日 17:29

城市探险,探寻隐藏在城市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

▲西郊河干涸的河床

历史上,成都水网交织,河渠密布,那些流经千百年的古河道,经过流年岁月,逐渐隐没在了现代城市喧嚣繁华发展的背后。

2017年12月,借西郊河综合改造之机,我们得以有机会在这条古河道的河床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城市探险。

线路很简单就是从遇仙桥到十二桥逆流而上,也就是从散花楼到琴台路牌坊入口处的平行距离,但行走的道路确是工程整治期间西郊河干裂的河床。

▲从遇仙桥到十二桥西郊河段

关于西郊河,在袁庭栋先生的《成都街巷志》(修订版)中,大概阐释了它的身份和来历:唐修罗城时,在西城墙外新凿的一条护城河(即西濠)。也就是说它的年纪和罗城相当。

“该河流基本上是沿城墙而走,北起府河,南至南河,西濠之水少数是从府河引入,多数是汇流城西的其他几条小河。”

1100多年,这条河的走势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这就为我们脑补罗城状貌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下河之前。我们再来聊聊河口的这座遇仙桥。

▲遇仙桥

每次经过这里,总不免会花痴地想这个散花楼旁边的小桥,也许李白也曾走过吧。(李白有《登锦城散花楼》一诗)虽然古时的散花楼是在摩诃池上,但就“散花楼”三字,总不免让人产生些许联想。

今天暂不谈散花楼的历史,留着下次再讲。我们还是继续来看遇仙桥。

我们依然参考袁庭栋先生的《成都街巷志》(修订版)来寻找较为完整的线索:

相传农历二十五是道教祖师太上老君的生日,所以过去每年的这一天青羊宫都要举办极为热闹的庙会。在传说中不仅百姓要来赶庙会,天上的神仙也要来赶庙会,而且是从东边来,到西边去。于是人们就把东边的小桥叫作遇仙桥,也叫迎仙桥、接仙桥、会仙桥(今天的遇仙桥就是从琴台路转向青羊正街时,在新建的散花楼前架于西郊河上的那座桥),西边的小桥叫作送仙桥。两座桥过去都是拱桥。今天的遇仙桥和送仙桥都是1987年重建的,全都改为了平桥,在桥头上分别刻有“遇仙桥”和“送仙桥”三个大字(按《四川省成都市地名录》的正名,和成都市地名办公室编印的地图,“遇仙桥”的正式名字应为当时迎仙桥)。

▲西郊河与府河交汇处

▲遇仙桥上

了解了这段历史后,我们再从遇仙桥出发,踏寻西郊河,也许感受会略有不同。













在遇仙桥与十二桥之间,还有一座从琴台路通往文化公园的桥梁。

▲琴台路与文化公园之间的桥梁

文化公园是1951年在原二仙庵旧址上改建而成,占地面积150亩。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成都市政府为办好传统花会,将青羊宫附近田野开辟为花会会场,一边举办花卉展览,一边销售来自各地的花木及土特产品。1958年第八届花会结束后,组建“青羊宫花园”。将参展花卉、花木就地种植。四周修砌围墙,逐步实施挖湖造景、修筑亭廊等园林景观建设。1966年,成都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成都市文化公园”。

文化公园和琴台路都已经被市民熟知,当熙熙攘攘的人群从这里穿行来往时,我们却在它们之间的这条古河道上,回忆它们走过的历史与记忆,感受现代城市背后的厚重与闲静。

继续往前走,一座在建中的新桥横亘河道之上,这算是第三道桥,从历史意义上来说,我们很幸运地见证了它的建筑过程。

▲西郊河上在建桥梁

河道中的泥虽然开始干裂,但脚踩上去却全是陷进,我们小心翼翼的行走在河道中,城市探险的感觉足够饱满。

越往上走,河道两边逐渐呈现出水泥地面。

沿河水木的根茎一半贴着河堤都显露在外。

虽然看似并不长的一段路程,我们却还是花了二十多分钟。最后到了十二桥拦截的位置。



那就最后再说说十二桥吧。

这道桥的历史还得从1913年西城墙外新开的通惠门说起,据说当时开这道门是为了方便居民赶花会而设。通惠门一修,门外的护城河(西郊河)上就多了一座新桥。

为何称为十二桥?据传是著名学者宋育仁先生根据所见之景联想到杜牧名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认为这里风光至少可以平分扬州二十四桥景致的一半,于是就命名为“十二桥”了。

据说最早还是一座漂亮的廊桥。后来,这座桥几经重修。20世纪40年代,在扩建西安路时改成砖拱桥,因西安路的主事者邓锡侯的缘故,也曾更名为“晋康桥”(邓锡侯字晋康)。1954-1966年间两次扩修建成钢筋混泥土公路桥,桥名继续沿用诗意的“十二桥”。1983年修建蜀都大道时再度改建加宽,形成现今所见。现在十二桥宽47米,长23.48米。

当车辆疾驰而过时,少有人知道,自己正驾驶过一座宽度比长度长的大桥。



今天就走到这里。希望来到琴台路或者文化公园的朋友能够通过这篇文稿感受到这一带更多的文化底蕴。

0

相关新闻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